换鞋季 这5种鞋子穿了很伤身 你可能都买过
为了走更长的路
更好的去走路
需要有一双好的鞋子
让自己潇洒地“走”过一生!
今天我们邀请到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三甲)疼痛科马永主任,马永主任从事慢性疼痛诊疗工作20余年,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他将与我们分享不同鞋子带来的危害,以及如何挑选合适的鞋子!
这5种鞋子,穿了很伤身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体验:穿着漂亮的鞋子出去秀一秀,一天走下来,身体就“这儿疼那儿疼”。
这5种鞋子,穿了会对身体有危害。听医生来说有哪些危害。
1、人字拖
人字拖鞋的主要部位是人脚的大脚趾和第二脚趾中间有一个夹脚段。
穿人字拖行走时,前脚部因为缺少力的支撑,脚趾自然而然地要在行进中夹住鞋,慢慢蜷缩成爪形。
同时,身体重心也会倾斜到前脚掌,足弓关节就会过度受力,从而导致脚部疼痛并发炎,严重者则会形成拇指外翻。
现在非常流行约5~7公分高的类似松糕鞋的厚底夹脚人字拖鞋,长时间的行走会导致人体的本能反应下降,影响到平衡能力,身体重心不稳会导致走路时左右摇晃。
2、十厘米高跟鞋
穿上超过五厘米的高跟鞋,人的机体就会不适应。
因为脚跟往上抬,重心落在前脚掌上,使得踝关节稳定性变差,有脚踝扭伤的危险。
不仅如此,由于重心线落于膝盖前方,膝盖容易过度伸直,会加速关节磨损和退化。
除此之外,女性在穿高跟鞋的时候,身体重心会向前。
此时人体的腰部受力就会被无形中的加大,腰腹部的肌肉力量减弱,使原本减弱的腰部肌肉耗用更多的力量来支撑腰椎,腰椎的受力就逐渐加大,严重者会出现椎间盘突出,产生不适感和疼痛感。
3、超薄平底鞋
跟太高不行,底太薄也不行。
平底鞋鞋底过薄,人体在行走时脚跟着地的反冲击力可以沿着下肢、脊柱,直达头部。
鞋跟过低时,脚着地的瞬间全身体重多达60%的重量都压在脚后跟上。路走多了,鞋底过薄,地面对人体的反冲力就会上传,此时上传的冲力就会引起足踝、膝、髋关节和腰等部位的疼痛。
尤其是当人体的体重加大的时候,穿薄底的鞋子会加大脚部的受力,久而久之会出现足弓塌陷、脚底板撕裂疼痛等现象,同时,也会加速足底韧带和骨组织退化,引起足跟痛,或是足底肌膜炎。
4、绑腿高跟凉鞋
穿绑带凉鞋时,为了不让带子下滑,很多人会将小腿紧紧绑住。
在行走时,小腿的主要肌肉是帮助血液回流到心脏,如果小腿被鞋带捆绑的很紧,则会阻碍血液的流动,有时还会发现被绑的很紧的部位出现肿胀淤青现象。
另外,鞋子的后跟是有高度的,紧绑的鞋带就会限制关节活动范围,当踝关节、膝关节在进行其他姿势或是在紧急情况下,身体需要有一个本能保护反应时,会造成更大的损伤。
5、洞洞鞋
这几年,洞洞鞋因为它的方便与舒适,一度十分风靡。
但是,洞洞鞋的构造及材质使它容易积水,且水分不易挥发和被吸收,自带的鞋洞也只能帮助鞋面透气,而最需要透气和干爽的脚底,却得不到保护。
在下雨天穿洞洞鞋,会使原本潮湿的脚在行走时更容易打滑,脚部不同的地方就会出现水泡。
同时,夏天人们的脚更容易出汗,随着汗液的蒸发,洞洞鞋会倒贴在脚面上,常穿会导致脚部潮湿,温度升高,这为真菌提供繁殖温床,非常容易导致脚气、脚癣等皮肤病。
买鞋时,我该怎么挑?
买鞋时想挑一双最舒适的鞋,应该从5个方面看。
1、合脚性
鞋子大小要合适,鞋前最好留一横指的空间。
选购的鞋子应该尽可能适合前足的形状,能让所有脚趾平放并略微活动(但不宜过宽),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拇外翻的发生。
下午足部尺寸最大,此时去试穿鞋子比较合适。
2、弯折性
鞋子的弯折部位要与走路时足部的弯折部位一致,符合人体走路时足部的解剖学特点与生物力学特征。
3、稳固性
鞋后跟的两侧材质结构应该坚挺,以满足运动的需要而不易翻转扭伤。
保持足弓位置的稳固性(鞋中部位置),避免行走时造成足弓塌陷和防止前后足不正常的扭转。
4、流畅性
鞋头应略微上翘,便于足部充分蹬伸。
鞋后跟要向后翘起,便于脚在着地时有个过渡,缓解胫骨前肌的过度疲劳,也可减少足底筋膜炎和足底疼痛的发生。
5、透气性
透气性较好的鞋有利于走路时足部的汗液及时排出,预防和减少脚汗、脚气等脚部顽疾。
医生提醒:不同的鞋子有不同的用途,不同的鞋子也会对身体产生不同的影响。尽量不要一双鞋子穿很久,不同功能的鞋可以替换着穿。大家在秀出自己美丽的时候,要选择适合自己的鞋子,学会多关注自己的鞋子,多关注自己的身体,走出健康。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