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偏远小镇竟然有上万人做鞋 梦想做成“鞋都”
这个小镇,历经40年光阴,加冕“湘中鞋都”美名,在改革开放40年的潮涌中,掀起了自己的一朵浪花。
目前,已有60余家皮家入驻青山桥皮鞋工业园,从业人员近5000人,年产皮鞋约800万双,年产值约7.6亿元,创出了3个省著名商标。除制革外,青山皮鞋从设计、生产、包装到销售,实现了一条龙的产业链条。
8月21日,记者行走在青山桥镇即将完工的青山大道,看到路边鳞次栉比的厂房内机械作业不息,南来北往的货车将包装一新的鞋子发往世界各地。
规模发展,崛起“湘中鞋都”
青山桥的制鞋史,源于上世纪70年代。那时,当地人民公社把下放的工人召集起来组建“公社皮鞋厂”,生产劳保福利鞋,青山桥皮鞋由此滥觞。
21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风云激荡。温州、东莞等沿海地区的皮鞋制造业早已步入机械流水线作业时代,还停留在手工作坊阶段的青山桥老板们惊呼:“狼来了!”
“虽在做工方面可与沿海地区的制鞋厂一较高下,但制作过程效率低、产量低,难以形成规模效应。”该镇百舌鸟鞋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彭碧辉是最早听到“狼嚎”的老板之一。
她说,由于外来订单的逐渐增多,市场竞争加剧,手工式制鞋难以满足市场需求。为此,她与丈夫商量,卖掉了家里的汽车,拿出家中积蓄,购置国内最先进的生产流水线,并引进现代工艺和管理理念。
2006年,湘潭县兴建青山桥皮鞋工业园,该镇制鞋产业步入发展快车道。2014年,湘潭县实施“一区多园”发展战略,青山桥皮鞋工业园位列其中。2017年12月,该工业园又被省发改委授予湖南省(青山桥)皮鞋皮具特色产业园。
抱团起航,共闯“浩瀚商海”
“2017年,园区制鞋实现出口国外零的突破,首次向德国出口20万双。今年,出口欧美地区的意向订单有望增至50万双。”园区企业花之王鞋业董事长、青山桥皮鞋行业协会会长杨海斌自豪地说,青山皮鞋首次走向海外,与企业抱团发展密不可分。
据杨海斌介绍,2006年至2014年,随着越来越多的制鞋厂落户青山桥皮鞋工业园,青山皮鞋的产量再上一个台阶,可企业间却掀起了没有硝烟的“价格战”,制鞋利润一低再低,相互挖人的现象比比皆是。
在经历了几近残酷竞争后,园区皮鞋厂的老板们真正尝到“赔了夫人又折兵”的滋味。他们意识到,“只有五指聚力攥成拳”,才能打下青山皮鞋的一片天地。2014年底,在镇政府的引导下,青山桥皮鞋行业协会成立,所有园区企业成为这艘“商船”的“划桨人”。
经过几年的磨合,青山桥皮鞋除面料生产外,从设计、生产、包装到销售,实现了一条龙的产业链条,改变了以往“散而不大、大而不强”的弊病。随后,该协会还开辟了互联网销售渠道,与专业电商平台合作,不仅资金回笼快,对市场的把握也更加敏锐。2017年,皮鞋行业协会出资400万元,在浙江省温州市设立产品研发室,紧跟世界潮流,为后方的产品设计提供专业性建议。
据园区管委会办公室主任赵祥介绍,为了逐步打开海外市场的大门,皮鞋行业协会已酝酿在广东东莞设立外贸公司办事处,让青山皮鞋“走”得更远。
产业兴镇,带富一方百姓
湘潭凤舞九天鞋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方达培就是返乡创业大军中的一员。2014年,他与合作伙伴在工业园成立了湘潭凤舞九天鞋业有限公司。方达培说,“班师回朝”看中的就是园区完备的生产链条,优惠的扶持政策以及大量的劳动力。虽然,这些年青山皮鞋名声在外,但与沿海地区的制鞋企业相比,款式设计、制作工艺仍有一定差距。
“一家强不如众家强。”方达培说,每年皮鞋行业协会的聚会,各个企业负责人都会互通行业经济动态、款式潮流等相关信息。方达培把先前在温州打拼的经验与众多企业进行分享,推动“老一代”制鞋厂在产品研发、制鞋技术上不断升级,使得青山桥皮鞋在紧追沿海先进企业的足迹上,又迈出了一大步。
返乡创业潮不仅带来了产业的兴旺,也带富了这一方百姓。
据统计,在皮鞋企业就业的人员中,有80%为当地人,人均年收入达4万余元,远远超过青山桥镇农村居民人均年收入。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 哈贝多你有一份新年礼物待签收
- 戈美其心动只是瞬间,浪漫就在脚下!
- 戈美其让女王来定义美,让我们赋予美!
- 百亿新起点,安踏儿童开启足弓成长新时代
- 哈贝多集合!哈粉们的新年PLOG
- 戈美其英伦风小皮鞋,展现摩登风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