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上升的绿色通行证
2005-08-13 09:26:40 来源: 中国鞋网 http://shoes.efef.com.cn/
海外猎头COCO透露,“通常,客户要跟对方有过几次接触后,对其基本情况,教育背景和职业素养认可后,才会提出一些有挑战性的考察要求,高尔夫算比较新式的一种,但对不会打的应聘者,会采取其他方式,不会特别苛求,也不会因此对应聘者不利。一般IT、房产、进出口贸易行业的公司比较喜欢能打高尔夫的人。”
高尔夫和商场的关系很好理解,因为他们有着相同的主角?D?D?D富人,而和职场的关系则微妙得多。
高尔夫打得好,看似与工作无关,但在应聘500强企业时,却总能得到附加分。虽然“落选者”对此颇有不服,但CEO和人力资源总监就好这口。从某种角度说,这也是和企业文化契合的一种表现吧。最近,GOOGLE在高尔夫球场上面试李开复的举动,更让人看到了高尔夫在打球以外的价值。
难道精通一项玩乐消遣的运动,真的能发挥换来职场的光明坦途?
打造自己的高尔夫圈子
高尔夫往往有另外两层概念,其一为商业高尔夫,在球场上,人们希望扩大社交圈子,或者希望去接近,继而得到目标伙伴;其二为职场高尔夫,企业里的中层希望借此与公司高层有进一步的接触,和未来员工对企业文化进行深入交流。
大可不必害怕自己球技太差、着装不得要领,这种商业性的高球聚会对于任何人来说都应该是个好机会。
它会对你的态度包括自信、谦逊都会来一番考验。你的老板或者客户也许不会注意你的挥杆,不过他们绝对会在意你的出现以及其他行为举止。
你的目标是让自己融入那个圈子。商业高尔夫是讲究圈子的,得到其中大部分人的承认,如鱼得水地在其中游走,你就成功了。
高球面试只是“营养品”
商业高尔夫聚会和在高球场上进行面试,实际上就是整个商业活动的一个环节。但具体操作上,争议却不少。不少有这种做法的大公司不太愿意公开承认,犹抱琵琶半遮面,更让人产生无限遐想。
飞利浦电子中国集团的人力资源总监陈丽芳对高尔夫面试的评价是“Good idea”,但她认为,也仅限于此。毕竟,要把一个跨国公司的人才计划放在高尔夫球场上寻找答案似乎不太正式,也不太职业。作为一个人事考官看来,会不会打高尔夫其实和在工作中的能力表现并不完全等同,甚至还有点距离。和普遍被理解成的“打球过程中,可以暴露出室内面试难以察觉的脾性”截然相反的是,陈丽芳认为,“这并不能全面地反映一个人的素质。”
人在休闲娱乐时表现出来的状态能够等同于他在办公室里的表现吗?陈丽芳笑言,“如果仅凭球场表现来决定对方是否能胜任某个高层管理职位的话,那恐怕我们只能招到中老年人了。”的确,这招只适用于有点年纪、有点财力又打算找下一个高管职位的人。能熬到这份上的,肯定不是职场新人了。“打高尔夫是要有钱、有闲、有点年纪的人才感兴趣的运动,一般年轻人不太容易喜欢的。”
陈丽芳用“一日三餐和营养品的关系”来形容招聘中的高球主义。虽然高尔夫在商界和职场是一个很好的调和手段,但常规、专业的招聘途径,仍是主导,是不能缺少的“一日三餐”。用高球来观察一个人的工作思维方式非常欠妥的,还可能因此流失大好人才。光吃营养品,不屑主食,终究要营养不良。
关键看行业、看个人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来信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多谢合作!
中国鞋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第一时间与我们联系,谢谢!也欢迎各企业投稿,投稿请Email至:403138580@qq.com
- 上一篇:生命力:培训市场的下一个关键词
- 下一篇:金山有位坚守了几十年的“宝藏”修鞋匠!
我要评论:(已有0条评论,共0人参与)
你好,请你先登录或者注册!!!
登录
注册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