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革业发展历程
2005-12-08 08:56:53 来源: 中国鞋网 http://shoes.efef.com.cn/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皮革业及其相关产业一路走高,尤其是近几年来,发展非常迅猛,增长水平达到了20%以上。我国已经成为皮革生产大国,并逐步向强国水平迈进。
1、消费者观念发生转变,皮革用途广为扩宽
皮革行业是我国古老而又传统的行业,早在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华民族就能生产皮鞋、皮衣等生活用品。但当时的皮革制品非常稀有,也只为贵族所拥有。改革开放初期,皮革制品在老百姓当中还属于比较奢侈的商品,那时的皮革主要用于制鞋,花色品种不多,产量也不高,一般老百姓也消费不起。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性的物质生活以及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外对皮革制品的需求进一步扩大,皮革制品进入千家万户,服装用革大幅度上升,家具、汽车用革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加。到现在,皮革制品已经广泛应用于制鞋、皮具、服装、家具、家居装饰、汽车等行业,渗透到了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2皮革工业装备得以改善,科研技术水平明显提高
由于先期皮革用途不广,我国早期的皮革工业是从手工业发展起来的,工艺和技术水平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随着国内外市场对皮革商品需求的增加,我国皮革行业一度出现了市场繁荣的局面,但由于工艺和技术水平跟不上,随之也出现了质量不高、做工低劣的问题。低档产品生产能力过剩,高档产品生产能力又不足,只注重外观形式模仿,不重视内在质量提高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给我国皮革制品的创品牌和出口均造成了极大的困扰。
为了改变这种不乐观的局面,我国皮革行业在发展思路上进行了战略调整,采取了相应的政策与措施,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通过对生皮开剥、加工、保存技术进行不断完善,从根本上提高了原料皮的质量,改进了皮革制品的防水、防污与保养功能;通过对皮鞋、皮件、皮衣的美化设计,提高了皮革制品的技术与艺术含量;通过大力研究开发优质的皮化材料、皮革机械与缝制染整设备,使得皮革工业装备水平也得到了提高。我国皮革行业的科研技术人员,还自主开发了很多具有独创性的技术和产品,如开发和提高了系列猪皮制革技术,使我国的猪皮制革技术领先于世界水平;羊皮服装革和牛皮鞋面革的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自主开发了大量新型皮革种类,如耐水洗革、防水革、山羊高尔夫球手套革等;自主研制开发了很多高性能皮革化工产品,逐渐缩短了我国皮革化工产品技术与国外的差距,如环保型皮革专用染料、高吸收铬鞣剂、蛋白质填充复鞣剂、高档皮革涂饰材料、高档皮革助剂等:研究环保制革新工艺,如铬鞣废液的循环利用、浸灰废液的循环利用等;对高性能皮革及皮革制品进行了研究,并开发出许多质量较高的产品,如发泡涂饰牛皮家具革、仿绵羊猪皮服装革、汽车坐垫革、具有特殊功能的鞋的研制等。这些技术和产品有力地推进了我国皮革行业的快速发展,提高了我国皮革行业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形象。
3皮革生产基地的优势进一步加强
生产基地是推动我国皮革行业发展的中流砥柱,我国皮革、制鞋和皮衣生产基地均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目前都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跟上了现代化的步伐,为我国皮革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国的皮革专业市场大多是历史形成的,早在上世纪中叶,皮货商人就以车拉马驮,从西北、东北等皮革产区将原料皮运至中原及南方地区,经加工制作后在皮货店出售皮革制品。这些传统市场在改革开放之后,依托当地的资源和生产经营优势,迅速发展起来。在全国各地的传统市场,以皮革制品为龙头,形成了皮料、制革、化工、辅料的生产销售集中区,形成原辅材料、科研、贸易相配套的专业生产基地。近年来,中国皮协在对皮革生产基地的培育、规范、建设方面不断出台新举措,并给予积极的引导和扶持,使许多市场已经成为了全国著名的专业生产基地。主要有浙江省的温州市(皮鞋)、广东省的广州市(鞋类)、福建省的晋江市(旅游鞋)、四川省的成都市(皮鞋)、重庆市(皮鞋)、浙江省的海宁市(皮革服装、制革)、河北省的辛集市(皮革服装、制革)、辽宁省的佟二堡(皮革服装)、内蒙古自治区的集宁市(小皮件)、广东省的花都区(皮具)、河北省的蠡县(制革、毛皮)和山东省(皮革服装、制革)。
我国最具规模、最集中的四大制鞋基地包括广州、温州、泉州和成都,俗称“三州一都”,意即: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制鞋基地,以泉州为中心的晋江、石狮、蒲田一带的生产基地,以温州为中心的温州地区一带的生产基地,以及生产女鞋为主的成都制鞋基地。广东制鞋业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发展,从“三来一补”开始,主要是当时港台鞋商纷纷将厂迁至珠三角一带,形成了庞大的鞋业生产产业带,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鞋业生产基地。至20世纪90年代末,全省的制鞋生产企业,已由原来100多家发展至五六千家,若把那些小规模的企业也包括在内,有上万家之众。而在中国鞋都温州,鞋业名牌产品聚集,龙头企业聚集,生产要素聚集,温州建设的我国最大的中国鞋都产业园内,鞋文化馆、鞋类研究所、鞋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中国鞋都技术学院和人才培训中心等一应俱全。
另外,我国的皮衣生产基地有海宁、辛集、佟二堡等;毛皮生产基地有河南桑柏、河北肃宁等;皮具生产基地有广州花都等。这些生产基地无论是从产业结构、市场拓展、技术发展或是品牌建设方面,均形成了良好的文化,对我国皮革工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中国鞋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第一时间与我们联系,谢谢!也欢迎各企业投稿,投稿请Email至:403138580@qq.com
- 上一篇:“真皮标志”的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
- 下一篇:以高质量党建引领皮革行业高质量发展
我要评论:(已有0条评论,共0人参与)
你好,请你先登录或者注册!!!
登录
注册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