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毛业为主导 肃宁收入四年翻两翻
2005-12-09 14:23:31 来源: 中国鞋网 http://shoes.efef.com.cn/
截至11月30日,肃宁县财政收入完成2.65亿元,同比增长55%,提前一个月实现全年任务目标。预计到年底可突破2.9亿元。4年来,这个县财政收入连续保持了高速增长,4年翻了两番多。县域经济发展综合评价在全省的排名已由2002年的第86位,跃升为2004年的第40位。
数字虽枯燥,但最有说服力。分析该县财政收入高速增长的原因,主要得益于两大特色支柱产业的拉动和项目投入的带动。自2002年以来,该县把培育特色产业作为财源支撑点,不断强化产业优势,加大项目投入,加速产业聚集,成为该县有史以来项目建设数量最多、规模最大、成效最为显著的时期。
皮毛产业是肃宁第-立县主导产业,也是该县对外开放的重要支撑。2002年以来,县委、县政府紧紧抓住国际国内皮毛产业资本转移的机遇,牢牢把握消费市场蕴藏的巨大商机,立足与港深地区相比所特有的“劳动力成本低、原材料充足且价格低廉、产业链条完整、国家税收政策优惠、解决环保制约、交通便捷”等六个优势,明确产业定位,制定皮毛产业五年规划,提出全力打造“中国裘皮之都”的奋斗目标。围绕这一目标,为全力打造皮毛产业所特有的发展环境,肃宁县把产业发展的根本立足点,定位在打造生产成本最低、交易最便捷、商家最赚钱的发展环境上。先后投资1300万元,新修了县城通往尚村皮毛市场的专用公路和镇区道路;规划建设了占地8平方公里的皮毛产业基地,投资3000万元规划建设占地l100亩的皮毛产业加工区和硝染区;投资1.2亿元兴建了全国最大的皮毛交易市场,并在市场内筹建了物流、货栈、金融等机构;建立了中国内地首家皮毛拍卖行。成功举办了六届“中国尚村国际皮蕈交易会”,且影响逐渐扩大。为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该县把留史、北京及港深地区皮毛客商作为招商引资的重点,针对不同的客商推出了“不同的套餐”。目前,肃宁的皮毛产业已形成了动物养殖、饲料加工、原皮硝染、制衣制件、辅料供应和成衣出口的完整产业链条。由于具有丰富的原料优势、完整的产业链条、完善的市场服务功能和较低的生产成本,从而对客商投资项目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由浙江客商投资1.5亿元、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的国内最大的裘皮服装交易市场——“裘皮之都商城”,将于明年春季动工兴建,标志着肃宁将成为全国最大的“裘皮原料交易中心、裘皮产品加工中心、裘皮研发中心和裘皮服装加工中心”。项目大投入的“酵母”效应反过来又催生了产业规模的急剧膨胀。四年来,全县共新上皮毛项目184个,累计投资达12.1亿元,皮毛产业工业固定资产达6.2亿元。今年皮毛业产值达到36亿元,是2001年11.9亿元的3倍;出口创汇1.8亿美元,是2001年3100万美元的5.8倍,占到了全国同行业份额的23%。皮毛产业提供的税收达到8000多万元,是2001年2200万元的3.6倍,约占全部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
近年来,肃宁纺织业异军突起,已成为第二大特色支柱产业和最有潜力产业。目前全县棉纺规模由过去的20万锭增加到45万锭,拥有纺织、印染及服装加工等企业250家,年产标纱7万吨,针织内衣500多万件,出口服装200万件,年总产值达到9亿元。其中,由承德帝贤集团投资4000万美元、20万纱锭的肃宁阪禾纺织项目已正式投产,共吸纳劳动力3000人,年可实现利税6000万元;一期工程投资3000万美元的中日合资肃宁普华纺织项目也已正式签约,其中5000台织机,现已有600台运抵肃宁,该项目建成后将新增纺织能力30万锭,年可实现利税5000万元。随着肃宁普华项目的开工建设,“肃宁轻纺城”建设将拉开序幕。预计再有2至3年时间,肃宁县纺织规模将超过100万锭。随着纺织产业迅速崛起,肃宁的财源建设将由皮毛产业的“单腿”支撑,变为皮毛产业和纺织产业的“双引擎”拉动,为财政增收奠定坚实的税源基础。
数字虽枯燥,但最有说服力。分析该县财政收入高速增长的原因,主要得益于两大特色支柱产业的拉动和项目投入的带动。自2002年以来,该县把培育特色产业作为财源支撑点,不断强化产业优势,加大项目投入,加速产业聚集,成为该县有史以来项目建设数量最多、规模最大、成效最为显著的时期。
皮毛产业是肃宁第-立县主导产业,也是该县对外开放的重要支撑。2002年以来,县委、县政府紧紧抓住国际国内皮毛产业资本转移的机遇,牢牢把握消费市场蕴藏的巨大商机,立足与港深地区相比所特有的“劳动力成本低、原材料充足且价格低廉、产业链条完整、国家税收政策优惠、解决环保制约、交通便捷”等六个优势,明确产业定位,制定皮毛产业五年规划,提出全力打造“中国裘皮之都”的奋斗目标。围绕这一目标,为全力打造皮毛产业所特有的发展环境,肃宁县把产业发展的根本立足点,定位在打造生产成本最低、交易最便捷、商家最赚钱的发展环境上。先后投资1300万元,新修了县城通往尚村皮毛市场的专用公路和镇区道路;规划建设了占地8平方公里的皮毛产业基地,投资3000万元规划建设占地l100亩的皮毛产业加工区和硝染区;投资1.2亿元兴建了全国最大的皮毛交易市场,并在市场内筹建了物流、货栈、金融等机构;建立了中国内地首家皮毛拍卖行。成功举办了六届“中国尚村国际皮蕈交易会”,且影响逐渐扩大。为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该县把留史、北京及港深地区皮毛客商作为招商引资的重点,针对不同的客商推出了“不同的套餐”。目前,肃宁的皮毛产业已形成了动物养殖、饲料加工、原皮硝染、制衣制件、辅料供应和成衣出口的完整产业链条。由于具有丰富的原料优势、完整的产业链条、完善的市场服务功能和较低的生产成本,从而对客商投资项目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由浙江客商投资1.5亿元、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的国内最大的裘皮服装交易市场——“裘皮之都商城”,将于明年春季动工兴建,标志着肃宁将成为全国最大的“裘皮原料交易中心、裘皮产品加工中心、裘皮研发中心和裘皮服装加工中心”。项目大投入的“酵母”效应反过来又催生了产业规模的急剧膨胀。四年来,全县共新上皮毛项目184个,累计投资达12.1亿元,皮毛产业工业固定资产达6.2亿元。今年皮毛业产值达到36亿元,是2001年11.9亿元的3倍;出口创汇1.8亿美元,是2001年3100万美元的5.8倍,占到了全国同行业份额的23%。皮毛产业提供的税收达到8000多万元,是2001年2200万元的3.6倍,约占全部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
近年来,肃宁纺织业异军突起,已成为第二大特色支柱产业和最有潜力产业。目前全县棉纺规模由过去的20万锭增加到45万锭,拥有纺织、印染及服装加工等企业250家,年产标纱7万吨,针织内衣500多万件,出口服装200万件,年总产值达到9亿元。其中,由承德帝贤集团投资4000万美元、20万纱锭的肃宁阪禾纺织项目已正式投产,共吸纳劳动力3000人,年可实现利税6000万元;一期工程投资3000万美元的中日合资肃宁普华纺织项目也已正式签约,其中5000台织机,现已有600台运抵肃宁,该项目建成后将新增纺织能力30万锭,年可实现利税5000万元。随着肃宁普华项目的开工建设,“肃宁轻纺城”建设将拉开序幕。预计再有2至3年时间,肃宁县纺织规模将超过100万锭。随着纺织产业迅速崛起,肃宁的财源建设将由皮毛产业的“单腿”支撑,变为皮毛产业和纺织产业的“双引擎”拉动,为财政增收奠定坚实的税源基础。
中国鞋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第一时间与我们联系,谢谢!也欢迎各企业投稿,投稿请Email至:403138580@qq.com
- 上一篇:皮革业发展历程
- 下一篇:以高质量党建引领皮革行业高质量发展
我要评论:(已有0条评论,共0人参与)
你好,请你先登录或者注册!!!
登录
注册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