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中国橡胶工业发展轨迹
这两年,橡胶行业可谓表彰不断。2005年中国橡胶工业协会成立20周年之时,是以表彰来庆祝的,其中包括科技进步先进企业和出口先进企业43家,科学发展带头人43人,同时还表彰了为协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35人。2006年是'十一五'的开局之年,为鼓励先进,树立典范,创建以人为本、爱岗敬业、岗位建功的新型企业文化,促进橡胶工业由大到强,持续发展,上周,中橡协授予66人为橡胶行业优秀科技创新带头人,206人为橡胶行业优秀工程师,297人为橡胶行业优秀操作工。这次表彰的规模更大,范围也更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顾秀莲在出席表彰大会时,也称赞受表彰的569位同志,素质好、能力强、技术业务精,他们常年工作在生产第一线,为橡胶工业和企业的发展,做出了默默的奉献。
'十五'期间,中国橡胶工业之所以能够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成为举世瞩目的世界橡胶工业大国,靠的就是人的力量,尤其是这些优秀的科技带头人、优秀工程师和优秀操作工。'十一五'是中国橡胶工业实现科学发展的最佳机遇期,中国要从橡胶大国向橡胶强国跨越,必须坚持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效益创新;必须以自主知识产权、自主核心技术推进主要橡胶制品升级换代,以节能、安全、环保新产品替代老产品;必须转变增长方式,由数量型转变为质量效益型。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具有创新精神、肯干实干、具有民族气节的人才。
俗话说的好,人无头不走,鸟无头不飞。科技创新带头人就是推动橡胶工业前进的先锋。以三角集团为例,30年前的三角还只是威海橡胶厂的一个车间,而今已经一跃成为国内最大、全球排名14的轮胎企业,可生产轿车、载重汽车、工程机械、农业、工业车辆轮胎及沙漠轮胎等6大类80多种规格150多个品种的子午胎和100多种规格近400个品种的斜交胎,并在建设年翻新轮胎50万条、翻新用胎面100万条的生产线。三角集团之所以能在短短的30年内成为国内轮胎企业的领头羊,首先是他们拥有丁玉华这样提倡通过技术创新来不断提高产品含金量的领头人,才能一直走'坚持自我开发为主、整合国外先进技术'的技术创新之路,全力进行核心技术的开发和创新;其次他们还有单国玲、徐玉红这样的优秀科技带头人,首创了以虚功原理为基础、椭圆平衡轮廓为数字模型的子午胎结构设计及受力分析软件,并应用它开发出40多个规格90多个品种的子午胎。再如天津赛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不过十几年的时间,就从一个小小的校办厂发展成为中国第一、全球第五的橡胶机械企业,关键就是有了张芝泉这样的带头人。已过古稀之年的张芝泉当年从简单设备研制入手,干一件成一件,目前已经先后研制出乘用轻卡、全钢载重、全钢工程等系列子午胎生产关键设备20多个系列、80多个品种,不仅使赛象成为国际知名的橡机供应商,还有力地推动了橡胶机械行业的技术进步。
工程师是技术进步、产品更新的关键,配方设计、工艺设计和设备管理等都离不开工程师。创新技术再好,如果没有人来实施,也不可能取得生产上实质性的突破。像上海轮胎橡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隆有明,就既是科技创新带头人,又是实践家,既懂技术,又会操作。他不仅创立了开放式轮胎优化设计理论,还经常在现场解决实际生产工艺难题,指导新工艺的实行,并对技术人员进行详细指导。就是这样的优秀工程师,既破解了生产难题,又将其付诸生产。
最后,产品都是从工人手里生产出来的。如缩短炼胶时间1分钟,虽然操作监管一般难以发现,但却会对产品质量产生不小的影响。硫化是橡胶制品生产中十分重要的一道工序,但硫化工的工作条件却相对比较艰苦,车间温度高,工作强度大,危险性也比较高。风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的都建忠,作为一名普通的硫化工人,十几年来从没出过任何差错,有效地保证了产品质量。要是没有这些责任心强、技术精练的成型工、硫化工等普通工人,就不可能做出好产品。正是他们的默默奉献,才保证了中国橡胶工业的发展。
在国家大力提倡科学发展和人才建国的前提下,橡胶工业的发展更离不开这些具有民族气节、有强烈振兴中国橡胶工业愿望、不贪图名利、具有苦干实干精神,并可以将愿望变成实际行动的科技工作者、普通工程师和操作工人。因此,'言必称希腊',长他人威风,灭自己士气是不行的。以人为本,气可鼓而不可泄,中橡协这次的表彰恰逢其时。
- 上一篇:走私皮革7年涉嫌偷税1.42亿元
- 下一篇:以高质量党建引领皮革行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