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站

微博 |

我的商务中心

中鞋网,国内垂直鞋类B2B优秀门户网站 - 中鞋网 客服经理 | 陈经理 钟经理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营销管理 > 万向:一家中国公司是如何撬动全球资本市场的

万向:一家中国公司是如何撬动全球资本市场的

2006-10-13 12:03:47 来源:中国鞋网 中国鞋网 http://shoes.efef.com.cn/

    在中国的改革舞台上,很多人都是昙花一现。改革开放初期,与鲁冠球齐名的步鑫生、马胜利、牟其中、禹作敏等,如今都成了过眼云烟,而鲁冠球却如日中天。一个贫苦农民出身的打铁匠是如何写就这样的宏篇巨制呢?

  一家中国公司是如何撬动全球资本市场的

  早上9点,在位于杭州萧山的万向集团总部,《环球财经》记者如约见到了闻名已久的鲁冠球。已经60多岁的鲁冠球略显疲惫,万向的工作人员告诉《环球财经》记者,在我们到来之前,鲁冠球已经工作了两个多小时。

  然而,一谈起万向的国际化战略、万向的未来,鲁冠球立时兴奋起来。两个小时内,他用浓重的乡音滔滔不绝地介绍起来,直到万向的工作人员提醒,他下面还有其他工作安排才“罢休”。

  事后,万向首席工作室总经理莫晓平介绍说:“多年来,鲁冠球始终不间断地学习和思考。你们今天提出的问题,他回去以后肯定也会更深入思考的,因为外界对万向关心的问题,他会更为在意。”《环球财经》记者注意到,鲁冠球临走时,带走了记者的采访提纲。

  鲁冠球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初就很有名气了。他领导的万向集团,从4000元资金的一个小铁匠铺,发展壮大为现代化大公司,目前已成为初具跨国公司雏形的国内一流大型多元化企业集团,37年来虽历经风雨却常青不倒。

  在中国的改革舞台上,很多人都是昙花一现。改革开放初期,与鲁冠球齐名的步鑫生、马胜利、牟其中、禹作敏等,如今都成了过眼云烟,而鲁冠球却如日中天。

  一个贫苦农民出身的打铁匠是如何写就这样的宏篇巨制呢?

  我们能从万向这个蓝本里学到什么呢?

  “冠球”不老

  作为中国商界最老的一棵“常青树”,鲁冠球的身上其实是一段凝重的历史。是鲁冠球的自我超越,带动着万向从“萧山宁围公社农机修理厂”走向“中国万向”。

  与鲁冠球同时代的企业家有很多,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现在已经没有人还在舞台上与鲁冠球同台表演。但是鲁冠球还在,铸就一个“冠球不老”的传奇。在中国商界,被誉为“常青树”者,至今仍惟鲁冠球一人。

  冠球很老

  鲁冠球依然的乡音未改,听起来确实需要点功夫。老先生今年61岁,想改乡音似乎已不大可能。但鲁冠球言谈之间透着一股爽朗和洒脱,《环球财经》记者不禁想到一句老话,“惟大英雄本色,惟真名士风流”。

  鲁冠球办企业是被逼上梁山的,对此鲁冠球毫不避讳。他领导的万向集团,从1969年算起已经走过了37个年头。

  鲁冠球少时家贫,初中未毕业即辍学回乡,当时他的抱负就是进城做工人。但是,刚做了两年学徒工,就碰上了困难时期,动员青年回农村。进城不足三年的鲁冠球,不得不回到了他生长的萧山农村。

  不能到城市做工人,就考虑“离土不离乡”。冠球就找亲友凑钱办起了一个没挂牌子的米面加工厂,不久就被割了“资本主义的尾巴”。很快,鲁冠球又钻了“停产闹革命”的空子,开了个铁匠铺,为附近的村民打铁锹、镰刀,修自行车,生意颇为兴隆。

  1969年,当时的萧山县宁围公社领导找到了“能人”鲁冠球,要他去接管“宁围人民公社农机修理厂”。这个所谓的农机修理厂其实只是一个只有84平方米破厂房的烂摊子,地址就在现万向集团办公楼的旁边,只不过其遗址已经湮没,变成了一座藤蔓缠绕的假山和小亭子。

  30多年的辛苦经营,一步步地稳扎稳打,从宁围公社农机修理厂到萧山宁围万向节厂,再到杭州万向节总厂,直到现在的万向集团,以及正在成型的中国万向。

  作为中国第一代企业家,冠球的同伴很多。包括步鑫生、禹作敏、马胜利、年广久等。有些人昙花一现,有些人折戟沉沙,都像过眼烟云,已经烟消云散了。而鲁冠球始终追逐着时代的潮流,保持着一种旺盛的进取热情,创造着常青树的奇迹。

  冠球之老,当然在于他在中国企业家中的资格最老,更在于鲁冠球的老到。

  鲁冠球从不冒进,进入万向的第一个大学毕业生、万向钱潮总裁周建群说,鲁冠球的最大特点就是“不断自我总结,不断自我反思”,做决定之前,非常小心。

  万向的老员工都知道一个规则,这也是鲁冠球多年来的一个习惯,每当一个知名企业出现大的起落,鲁冠球就会让助手收集好各种资料,把万向高层召到自己不足15平米的办公室里,一起分析该企业的得失成败。

  多年来,鲁冠球一直奉行三条投资禁忌:暴利行业不做、千家万户能做的不做、国家做的万向不做。甚至当因为竞购而可能产生矛盾的时候,鲁冠球也会选择退出。

  鲁冠球的稳健哲学已经成了万向的企业文化。

  而鲁冠球的座驾,似乎也成了其稳健哲学的象征。沃尔沃S80——一款被认为是全球最安全的轿车。鲁冠球向来视实业为生命,严格地掌控着万向的安全系数。

  冠球不老

  鲁冠球的脸上写着一股霸气,大鼻子、下拉的嘴角、灼灼闪光的眼睛、颇具佛性的耳朵、爽朗的笑声,以及挥斥方遒的手势。按照鲁迅的说法,这是一幅典型的必成大器的“南人北相”。

  鲁冠球虽然初中没毕业,但他有一个雅号叫做“农民理论家”,因为他目前已经写了60多篇在国内颇有影响的理论文章。2001年,他被香港理工大学授予了工商管理博士学位。于是我们注意到,在鲁冠球的名片上醒目地印着“鲁冠球博士”。

  鲁冠球几乎从不上网,但他每天都会让秘书收集厚约20厘米厚的各种材料,经批阅后,择重要的发给董事局成员。

  现在的万向集团董事局主席鲁冠球,早已不是当年为了摆脱贫困而辛苦奔波的鲁冠球了。当初那种强烈的出人头地的梦想早已成了他的渔樵笑谈,而论其家财也已经是几辈子都花不完了。

  但是,冠球并没有停下来,他还保持着积极的进取精神。而且不仅自己努力,还要求他的子女们也都要这样努力,甚至把他们绑在自己的战车上,勇往直前。

  只是现在的鲁冠球,早已摆脱了企业的经营管理,超越了企业家的层次,而转型为掌控若干企业集团的“资本家”。

  易经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积极进取,勤于学习和思考,也许是鲁冠球没有被时代所淘汰的重要原因。

  但更重要的原因也许根源于鲁冠球的精神世界。“对什么都要真诚”,“不要损害他人的利益”,“企业家精神关键是要为社会创造财富”,这些都是鲁冠球经常重复言说的话。

  鲁氏父子均热心公益事业,投资支持贫困地区教育发展,帮助灾区重建,建立万向慈善基金等。从2003年到现在,鲁冠球已经捐出2760万元,名列2006年胡润慈善家排行榜第28位。

  超越“浙商”

  鲁冠球是很有乡土情感的,至今鲁冠球还常常每晚驱车2个多小时回老家去住。但鲁冠球对“浙商”概念并不是很认同。

  对于1997年就名列国务院120家试点企业集团,1999年入选“国家520户重点企业”的万向集团来说,已经成为中国民营企业的标杆。在这种情况下,用“浙商”这种极具地方意味的概念来描述鲁冠球,确实太过局限。

  事实上,浙商概念的兴起,是在“中国即天下”时代,浙江这个地域上产生的一群具有很强同质性和地域性,且资本和产业联系性很强的商人群体。而对于鲁冠球来说,他旗下的企业集团本身,就已经在进行卓有成效的产业链和资本链的整合。不但已经超越了“浙商”概念,而且已经超越了一般的企业家概念,有些类似于日本的财团掌门的角色了。

  鲁冠球是一个能够不断超越自身的人,“君子日参省乎己,可以知明而行无过矣”。不断的自我超越,使得鲁冠球从“农民企业家”发展成为操纵一系列企业的“资本家”,再从“资本家”发展向控制若干企业集团的财团掌门人。

  在第一阶段:鲁冠球以工厂的视野经营一个类似于车间的作坊,完成了从个体户到厂长的超越;第二阶段,鲁冠球以企业的视野经营一个工厂,完成了由厂长到企业家的超越;第三个阶段,鲁冠球以产业链的视野经营一个企业,完成了从一般的企业家到实业家的转换;第四个阶段,鲁冠球以财富的视野经营几个系列化的企业集团,正在进行从实业家到类似于日本式的财团的超越。

  视野决定了人的境界,在历代浙商中,还有谁能达到鲁冠球的境界。所以,我们在路上看到的是硕大的“中国万向控股集团”的标牌。

在线咨询

姓名
电话
留言

快捷留言

  • 请问我所在的地方有加盟商吗?
  • 我想了解加盟费用和细则。
  • 留下邮箱,请将资料发给我谢谢!
  • 我对加盟有兴趣,请迅速联系我!
  • 我想了解贵品牌的加盟流程,请与我联系!
  • 请问投资所需要的费用有哪些!
中国鞋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第一时间与我们联系,谢谢!也欢迎各企业投稿,投稿请Email至:403138580@qq.com
我要评论:(已有0条评论,共0人参与)
你好,请你先登录或者注册!!! 登录 注册 匿名
  • 验证码:
推荐新闻
热门鞋业专区
品牌要闻
品牌推荐
热度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