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外资制革企业探讨制革发展
2007年1月6日,外资制革企业在广州德威皮革制品有限公司召开“绿色皮革座谈会”,来自香港、台湾、新加坡、日本、德国、美国在大陆投资的近20家皮革企业的40人与会,中国皮革协会张淑华常务副理事长和制革专业委员会陈占光常务副主任应邀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由德威皮革制品有限公司发起,BASF(中国)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协助,会议由德威皮革制品有限公司ThomasSchneider先生主持,BASF(中国)有限公司王勇先生翻译。
会议的主题是了解皮革行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把握我国皮革行业发展方向,加强同皮革协会联系,同我国制革业共荣发展。
围绕皮革行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张淑华常务副理事长向与会代表介绍了制革业“十一五”期间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和发展措施。制革业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新型工业发展之路,是贯穿“十一五”发展得主线。环保在“十一五”期间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要实现我国由皮革大国向皮革强国的跨越,首先要跨越环境污染这道坎。制革行业不是高污染行业,污染处理技术是成熟的,关键要提高环保和节水意识,同时加大对不规范制革企业的监管力度。为了配合国家政府对制革环保的监管,中国皮革协会受国家环保总局的委托,正在编制《制革及毛皮加工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目前正在准备征求意见。此外,将加大联合国工发组织(UNIDO)污水处理中心对制革污水处理技术的推广。
外资制革企业代表对我国皮革行业“十一五”发展规划非常重视,他们认为,环保是制革企业必须承担的重要社会责任,促进中国制革业的健康发展是他们的目标,也是他们的责任,来中国建厂不希望给中国带来污染,一直非常重视制革的污染治理,希望在各方面起到表率的作用。同时,水的循环利用对制革是非常重要的,但目前制革企业水的循环利用率不高,以后制革企业应该在这方面加大投入力度。
与会代表非常关心我国政府对皮革行业特别是制革业的发展策略,就国家不断出台的政策中存在的疑问同张淑华副理事长进行了沟通,张理事长一一给予了解答,她解释,我国皮革行业在出口创汇、劳动就业,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方面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尽管一年来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但政府一直很重视皮革行业的发展,因此政府出台政策的目的并不是想把皮革行业赶出中国。陈占光向与会人员介绍了目前正在制定的《制革及毛皮加工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定情况,与会代表非常重视标准的制定,愿意对标准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与会代表表示,加强彼此之间的联系和信息沟通对行业的发展非常重要,这次会议就是一个好的开端,会议以自荐和推荐的方式组成外资企业联络小组。
外资制革企业已经成为我国制革行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作为外资企业,他们一致表示希望加强同皮革协会的联系,积极参与行业的活动,以后会将自身发展紧密同我国皮革业的整体发展联系在一起,为中国皮革行业的发展起到应有的责任。
- 上一篇:皮革产品突破“绿色壁垒”成本高昂
- 下一篇:以高质量党建引领皮革行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