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月国内橡胶市场走势分析及后市展望
1月份,中国橡胶市场开局不错。主要表现为新增资源大幅度增长,消费需求依然旺盛,市场价格止跌回升。预计经过前期反弹之后,橡胶行情还将下行。从全年来看,受供求关系趋向宽松、全球超级牛市渐近尾声、人民币继续升值三大因素影响,持续数年的橡胶价格上涨局面有可能结束。进入下半年后,随着国内外产胶旺季的到来,这一趋势更为明显。
新增资源大幅增长
今年开局,全国橡胶新增资源呈现大幅增长态势。据中商橡胶监测预警系统进行测算,1月份全国橡胶新增资源量约为42万吨,大约比去年同期增长31.8%,增长水平大大提高。
1月份的橡胶新增资源结构中,天然胶新增资源量在15万吨左右,比去年同期增长34%;合成橡胶新增资源量27万吨,增长26.7%。
1月份全国产区全部停割,天然橡胶没有产量。预计合成橡胶产量大体保持去年水平,约为15万吨,比去年同期有一定增加。橡胶进口量大幅增加。据海关统计,1月份,全部橡胶进口量为25.85万吨,比上月略有增加增长,比去年同期增长29%,增长势头较为强劲。1月份的橡胶进口构成中,天然橡胶进口量15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33.9%;进口合成橡胶10.85万吨,增长22.2%。
消费力度依然旺盛
进入新的一年后,各项宏观指标运行良好,轮胎等橡胶制品产量保持较高增长水平态势,橡胶消费需求依然旺盛。预计1月份全国轮胎产量不少于3200万条,同比增幅在15%以上。据此测算,1月份各类橡胶消费量超过35万吨,比去年同期有较多增加。
价格止跌回升
今年以来,主要受商品行情运行周期和产区停割影响,全国橡胶价格止跌回升。据测算,1月份全国销区天然橡胶(SCR5)现货均价为19928元/吨,比上月大涨12%,同比也上涨了7%。
受到销区行情回升的鼓舞,产区价格进一步上涨。据测算,今年1月份全国产区天然橡胶(SCR5)现货均价为19495元/吨,比上月上涨8%,比去年同期上涨6%。
进入新的一年以来,世界原油价格动荡不已,坚守50美元/桶价位,并多次返回60美元/桶,由于天然橡胶价格回升,共同推动1月份全国合成橡胶行情扬升。其中丁苯橡胶销区平均吨价为17340元,比上月上涨2.7%;顺丁橡胶吨价为16968元,上涨8.6%,但涨势明显弱于天然橡胶。
行情仍将下行1月末,国内期货胶价(交割价)达到19300元/吨,比去年最高价位下跌了四成左右,可谓深幅跳水。深幅跳水以后,1月份橡胶行情又大幅扬升,其后市趋势如何?
供求关系转向宽松,“缺口溢价”消失。近些年来,由于中国橡胶消费量的旺盛增长,供求关系持续偏紧,出现了高出合理价位的“缺口溢价”。
据统计数据测算,2004年和2005年中国轮胎(最重要的橡胶制品)产量分别比上年增长18.7%和28.3%;而同期橡胶新增资源水平仅增长8.4%和6.2%,其中天然胶增幅更是不足6%。供需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投机资金的推波助澜,又将这部分“缺口溢价”推向了极致。这也就是去年5月份中国期货胶价格达到30000元/吨的最重要的因素。
大大高出合理价位的“缺口溢价”,使得橡胶生产和进口贸易企业利润丰厚,极大地刺激了供应量的迅速提高,同时对橡胶消费产生一定抑制。数据表明,即使2006年遭遇了自然灾害的滞后影响和下半年价格的大幅下跌,也未能阻止新增资源水平的大幅提高。据统计,2006年中国各类橡胶新增资源量达到535万吨,比上年增长13.8%。其中进口量291万吨,增长16.4%。
而同期轮胎产量增幅则急剧滑落到15%,由此导致了供求关系向宽松方向的转变,最重要的证据就是显性库存量的持续增加。预计今年中国橡胶市场供求关系可以大体平衡,“缺口溢价”将完全消失,从而导致整体胶价行情的进一步回落。
橡胶价格的运行周期,要求向合理价位回归。按照目前橡胶的生产成本与合理利润水平等综合因素测算,天然橡胶3万元的吨价实在是太高了,2万元左右的价位也显过高。有观点表明,目前国内天然橡胶的边际生产成本不超15000元/吨,东南亚的生产成本还更低一些。由于今年包括中国经济在内的全球经济增速的放缓,因此目前胶价行情的向下运行还没有结束。
去年下半年以来胶价的运行轨迹表明,持续多年的全球性超级牛市周期已经结束,前期的跌落仅是新运行周期向下展开的第一阶段。如果我们看不到这个方向性大趋势,看不到商品运行周期的根本性扭转,而是将半年多来的价格向下性波动,判断为持续超级牛市周期中的暂时调整,并企望行情调整后再向过去的高价位回归,甚至越过前期高点,则是不现实的。
应当指出,尽管今后胶市行情的大趋势是价位下移,但决不会畅通无阻地一泻千里。受到多种因素,尤其是突发情况的影响,必将在多次阶段性反弹过程中逐步完成下行周期。比如美国和伊朗是否开战,今年是否会出现严重的自然灾害,都是很大的不确定因素。地缘政治的变化和出现自然灾害,可以提供炒作题材,产生恐慌心理,增加“风险溢价”。
除此之外,全球橡胶生产组织和石油生产组织,面对其产品的持续下跌,都不会无所作为。因此,伴随着下跌过程的,将是剧烈的行情波动。
值得注意的是,从较长的历史进程来看,因为工资、利息、能源、原料、物流等费用的攀升,中国已经进入了一个生产成本的快速增长时期。受到不断增加的成本支撑,中国橡胶的低价时代已经结束。即使今后橡胶价格向下运行,也决不会回到此轮超级牛市的价位起点,更不会陷入价格低谷。
- 上一篇:多色彩合成革走俏市场
- 下一篇:以高质量党建引领皮革行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