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站

微博 |

我的商务中心

中鞋网,国内垂直鞋类B2B优秀门户网站 - 中鞋网 客服经理 | 陈经理 钟经理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营销管理 > 同仁堂营销改革在阵痛中前行

同仁堂营销改革在阵痛中前行

2007-03-31 11:58:16 来源:全景网 中国鞋网 http://shoes.efef.com.cn/
    近两年来,同仁堂(600085)在营销领域进行了两轮较大幅度的改革。但第一轮改革并没有给同仁堂带来销售的福音,反而带来“阵痛”。由此,同仁堂在近期启动了第二轮营销改革,但改革效果尚待观察。

  据了解,同仁堂的营销改革之路颇多曲折。从2005年4季度开始,同仁堂推出第一轮营销改革措施,改革的核心思路为清理10%非核心经销商,并将5个区域分公司调整为4个产品分公司。而且,在以品种为主线的营销模式下,同仁堂突出了品种责任,量身定制每个产品的推广方案。

  但此次营销改革的效果却出人意料:由于模式的转换缺乏好的衔接,这一改革对同仁堂的产品销售反而造成负面影响;另外,为了控制应收账款增长所造成的风险,同仁堂开始实施现款现货销售,这触及了部分经销商的利益,导致同仁堂产品销售下滑。

  对于此次改革失利的症结,长江证券分析师叶颂涛称,同仁堂没有随行业的变化及时调整营销策略。这是因为,同仁堂营销改革的大动作,正好遭遇我国医药行业环境的大变化,打击商业贿赂使其它主攻医院市场的厂家转而涌向OTC市场,使该领域的竞争加剧,经销商有了更多的选择,而同仁堂反而“疏远”了经销商,销售自然受阻。

  由于同仁堂自身营销改革所产生的“阵痛”,加上2006年医药行业严峻的形势;以及对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作为坏账损失进行核销,金额为7773万元,损失3886万元。同仁堂2006年的经营业绩出现下滑,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3.96亿元,主营业务利润9.3亿元,净利润1.56亿元;分别同比减少8%、18%和48%。

  “但需要看到的是,经过2006年现款现货的销售,公司业绩是下滑了,但也达到了清理社会库存、筛选出优质合作伙伴和提高销售质量的效果。因此,同仁堂在2007年使销售收入恢复增长的可能较大。”叶颂涛称。

  叶颂涛还表示,同仁堂发展的“软肋”就是营销意识薄弱,没有紧跟市场的变化,而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综合治理。因而,在第一轮营销改革的基础上,同仁堂近期启动了第二轮营销改革。目前,同仁堂集团和同仁堂已提出“发展创新、机制创新、文化创新”的发展观,表示将继续深入改革。

  据了解,结合行业政策和市场情况, 同仁堂已重新整合资源,调整销售队伍,将原来的4个经营分公司整合重组,形成一个新的经营分公司;内部成立“六部一室”,兼顾产品和区域;虽然公司表示目前仍将坚持现款现货交易,但未来可能根据经销商的信用状况区别对待。

  今年,同仁堂计划按照主导品种、发展品种、潜力品种、培育品种和开发品种五类建立品种梯队,发挥现有品种优势。依托客户资源,重点发展有终端网络的大连锁客户;在品牌基础上提升品种知名度,加大推广力度,拉动需求。

在线咨询

姓名
电话
留言

快捷留言

  • 请问我所在的地方有加盟商吗?
  • 我想了解加盟费用和细则。
  • 留下邮箱,请将资料发给我谢谢!
  • 我对加盟有兴趣,请迅速联系我!
  • 我想了解贵品牌的加盟流程,请与我联系!
  • 请问投资所需要的费用有哪些!
中国鞋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第一时间与我们联系,谢谢!也欢迎各企业投稿,投稿请Email至:403138580@qq.com
我要评论:(已有0条评论,共0人参与)
你好,请你先登录或者注册!!! 登录 注册 匿名
  • 验证码:
推荐新闻
热门鞋业专区
品牌要闻
品牌推荐
热度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