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皮革大市场盘活产业
每3秒钟生产一只票夹,每48秒制成一组牛皮革沙发套,每1.3秒诞生一件皮衣……海宁,这个以海宁潮闻名于世、人口仅65万的浙北小城,缔造了一个“中国皮都”的神话。
4月,尽管正值皮装销售淡季,但在海宁中国皮革城门口,挂着上海、苏州、无锡、宁波等各地牌照的小车、旅游大巴,依然将停车场填得满满当当。走进城内,犹如置身皮革的海洋,裘皮、皮装、皮箱、皮包等皮革产品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据悉,每到双休日,皮革城日客流量都在3万人次以上;旺季高峰,日接待旅游大巴超过450辆、小车6600辆。
没有生皮资源的海宁,皮革业是它的传统产业,也是特色产业。由于掌握了制革这一皮业产业链的核心技术,在竞争中抢占了先机。到上世纪90年代,海宁凭借几千家皮革服装企业,成了“皮衣之都”。
但是,皮革产品严重单一,抗市场风险能力大大下降。海宁人在实践中发现,延伸皮革产品产业链,是海宁皮革业再上新台阶的希望。
海宁中国皮革城在引领海宁皮革业发展中担当了重任。1994年,海宁市建成了国内第一家大规模配置皮革产业资源的专业市场——浙江皮革服装城(海宁中国皮革城的前身)。短短3个月,皮革城市场营业额高达5.8亿元。2005年,16万平方米的海宁中国皮革城搬迁,吸纳近2000家企业入驻,汇集了世界各地各类裘皮及毛领、围巾等皮革制品。皮革城的建立,大大提升了区域品牌的知名度,拓展了海宁皮革产品产业链,皮革业迅速成为海宁经济的支柱产业。
在大市场的带动下,海宁市创建海宁中国皮都科技园、海宁中国皮革城出口加工区、皮革城箱包皮具加工区三大工业园区,形成了100万件皮革服装和800万件(套)皮革制品的生产能力。数千家皮革企业在竞争中走上创牌之路,产品质量不断提高,龙头支柱企业的地位逐年提升。
引领时尚潮流、引进知名品牌,海宁连续10年举办皮革服装展销会、连续10年举办皮装设计大赛、举办年度服装流行时尚发布等活动,海宁俨然成为中国皮衣时尚的领路人。
- 上一篇:璧山农行将对皮革生产基地贷款五亿元
- 下一篇:以高质量党建引领皮革行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