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皮鞋里掘金
中国有一句俗话叫“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道理谁都清楚,可要真成为一个行业的状元,不付出辛苦和努力,只把理想停留在口头上,恐怕不会成功。马二,一名初中还没有毕业的普通男青年,硬是凭借自己的勤劳、诚信、热心,在短短的8年里靠皮鞋美容获得事业成功,培养学员30余人,有20多人开起了自己的皮鞋美容小店,过上了自食其力的生活。马二不仅赢得了顾客的好评,也赢得了同行的赞誉,成为该行业里小有名气的人物。
近日,记者采访了马二鞋吧的主人马二。皮鞋美容有前景
马二大名马文双,家中还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姐姐。从小家人和邻里都习惯叫他“马二”,随着“马二”越叫越响,就很少有人记得他的大名了。
马二的家原在乌马河,生活不富裕。10多年前,初中还没有毕业的马二自己出来闯天下,给别人打过工,也试着自己做过一些小本生意,可始终没有挣到多少钱。多年的闯荡,让马二明白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道理:发家致富要靠自己勤劳的双手,任何不劳而获都不会长远。
他在哈尔滨和沈阳帮别人跑生意时发现,皮鞋美容一行生意很火,不需要花大本钱。当时伊春还没有给皮鞋美容这一行,修鞋人还只是给坏了的皮鞋做修补。
据皮鞋行家介绍,一双皮鞋的寿命大约在6至8年。经过考察,马二发现,一双皮鞋穿上两三年,甚至一两年,有的样子就过时了,扔掉了十分可惜,如果做皮鞋美容这一行肯定会赚钱,他决定试一试。
2001年7月,马二在伊春区河西市场附近开了一家皮鞋美容店——马二鞋吧。鞋吧开张后,马二拿出东拼西凑的15000元钱购买了能给皮鞋上光、抛光的设备。15000元在当时是一个不小的投入,家人和好友都为马二捏了一把汗。
设备购回来后,家人和好友担心的事出现了,虽然偶有修鞋的,但一个要求给皮鞋做美容的顾客也没有。应该说当时的伊春人对皮鞋美容还很陌生。在半年的时间里,几乎没有一点儿生意。马二没有灰心,他相信自己的选择。他一面留意别人脚上穿的鞋子的样式,一面苦心琢磨什么样式的鞋子适合什么颜色,而什么颜色不易脱色……马二鞋吧名气渐大
半年后,马二终于等来了第一笔生意。一位女同志在外地听说旧皮鞋可以改样,改后和流行鞋一样,看到马二鞋吧的牌匾后,就进来试试。一听价钱很合理,就把鞋留下。
“这可是我的第一笔给皮鞋美容的生意。”马二对记者说,当时他告诫自己千万不能马虎,这是关系到自己未来能不能吃上饭的大事。为此,他煞费苦心,细心改制。一个星期后,那位女同志来取鞋,手拿马二按现在流行样式改好的鞋,很吃惊地说:“太出乎想象了,这鞋跟街里卖的流行鞋没有什么两样啊,还能省二三百元呢!”那位女士告诉马二,她所在单位还有同事说鞋过时了扔了可惜,她会带她们来的。
在随后的日子里,马二的生意越做越红火。10多平方米的小店显得有些拥挤了。2004年,马二把鞋吧搬迁到市医院附近的繁华地带,来此处给皮鞋美容的顾客越来越多,马二的皮鞋美容保养技艺也越来越精了。一双皮鞋,换底、改样、改色、喷漆、拉长、撑宽,可以有46种变化,还可以对皮包进行翻新。用马二的话说,到他手的鞋和包,没有改变不了的,而且改出的鞋和包让顾客十分满意。一些远在铁力、美溪、南岔、乌伊岭的顾客也来找马二给皮鞋、皮包美容,每天给皮鞋改样的顾客多达二三十人。好手艺带出众徒弟
生意越做越大,马二对待顾客的热心始终没有改变。有一段时间,改、换皮鞋的原材料涨价,有的鞋店就用旧的材料包在鞋里给顾客。全部用新料成本很高,有人就劝马二也用旧的顶一顶,反正旧料在鞋里面,顾客也看不到,但马二坚持用新料,他说:“旧料放在鞋的里面顾客是看不到,但改好的鞋子是否结实顾客却能感觉到,你坑了一个顾客,就可能失去一大片顾客。失去了信誉,也就没了生意。没了生意,再去培养信誉,那时就晚了。”所以,有时马二告诉顾客原材料涨了,改鞋的价格也要上涨时,顾客都很情愿地接受。马二的鞋吧有很多回头客,有的顾客搬家后还专程坐车到他这里给皮鞋美容。
随着马二鞋吧名气的渐大,一些人慕名到马二鞋吧向马二学艺,做马二的徒弟。面对这些学艺人,马二都耐心、细致地把自己掌握的技艺传授给他们。从2001年至今,马二的徒弟已有30多人,有20多人先后在伊春区、乌伊岭区、铁力市等做皮鞋美容生意,拥有了自己的鞋吧和修鞋店铺。对于家境困难、一时难以开店的年轻人,马二就主动送其小机器,扶持他们。
凡是到马二这里学艺的,他都在传授他们手艺的同时,每月给开1000余元的薪水,对学艺有成的徒弟介绍工作,对优秀的徒弟还介绍其到绥化、哈尔滨等地做生意。
说起今后的打算,马二说,做生意不能停留在一点上。目前,他又学习和新上了对汽车坐垫、真皮沙发等进行保养的业务。
- 上一篇:菲拉格慕-不朽的传奇
- 下一篇:战疫·秀洲丨小红鞋完成了使命 但抗击疫情的脚步不会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