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连修鞋15年,他买了两套房
从河南来连打工的申好友,在大连奋斗了15年,近年来先后买了两套房子。让他发家的不是什么大买卖,而是很多人不屑一顾的行当——修鞋。
摆10年修鞋摊,住10年偏厦子
修鞋能买上两套房子,在大连这个房价偏高的城市有点让人不敢相信。昨日早晨,记者来到了位于椒金山街道椒中社区的申好友的修鞋店。才早上8点钟,店里就坐了3位等待修鞋的客人。一位大姐告诉记者:“他修得好,还便宜,我这鞋底都掉了,修好才要3元钱,外面怎么也得5元。”说话间,申好友走了出来,身材不高,瘦瘦的。
15年前,26岁的申好友带着妻子、孩子来连谋生。一家人挤在辖区5平方米的偏厦子里,他和妻子在某工厂找到了倒班的工作。申好友高中文化,脑子灵,并不满足这种一成不变的生活。他发现有一位邻居是修鞋匠,经过考察,他认为修鞋成本小,利润大,决定在工作之余做修鞋的兼职。来连第一年,申好友花200元买了一台修鞋机器,下班后就搬着机器走出家门。
申好友在工厂干12小时,休24小时。自从修上鞋,每个月起码少睡10天觉,这样不行,没过多久,申好友和妻子做了一个冒险的决定,辞去工厂的工作,专干修鞋。
那段日子是一家人最艰难的日子。申好友至今还记得刚干一个月就修坏了一双鞋,客人要在鞋底加块皮子,他一使劲,把鞋钉裂了,赔了人家90元钱。“那时候客人少,我的技术也不行,挣点钱全赔进去了。”申好友开始在实践中摸索,结果一干就是十几年。
开“电气化”修鞋店,买两套房子
说修鞋这活太小,申好友可不认同,摆摊修鞋这10年,他一刻也没停止研究修鞋,只要看到跟鞋有关的资料他都收集起来,没事就琢磨。在他的店里有一个挺大的保险箱,申好友小心地打开它,里面装的全是他多年收集来的资料。当别的修鞋匠还在用着手动的修鞋机器、手擦皮鞋的时候,申好友早就开始研究“电气化”修鞋设备。
不仅如此,申好友向记者坦言,他从不攒钱。“钱不是攒出来的,是挣出来的。”他把所有的钱都花在了买有关鞋的材料和他研究的设备上。功夫不负有心人,2003年,申好友已经拥有了一批固定的客户,他向朋友借了钱,开起了小申修鞋店,店里采用了很多“电气化”设备,大大提高了效率,小店一开就火了。
申好友还是奉行一贯的低价、微笑服务,客户越来越多。近年来,申好友已经在大连购买了两套房子,他终于摆脱住了10年的5平方米偏厦子,一家人过上了不错的生活。
如今,申好友的修鞋店已经改为皮具精修护理商行,不但能修鞋,还能修皮具、清洗、干洗、上色、刻字、复印。41岁的他仍然不满足现状,他已经培养了12个徒弟,梦想开连锁店,把小申修鞋店开到全国去。“我觉得我还能赚更多的钱,你信不信?”他问记者,更像激励自己。
记者后记:
申好友是个不一般的修鞋匠,他的眼光不在鞋上,他不计较免费给一些人修鞋,不怕别人偷师。他不看眼前的一点点利益,却得到了更多的回报。我想,他的经历会给很多正在工作中挣扎的人们注入一股新的思想,我想我们真应该学学这位不怕干活脏和累,不怕事业小,不怕大器晚成的修鞋匠。
- 上一篇:哥哥的皮鞋
- 下一篇:战疫·秀洲丨小红鞋完成了使命 但抗击疫情的脚步不会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