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革等14个行业上市公司融资须过环保关
上市公司股市投资收益或将被重新界定为非经常性损益项目。记者昨日从业内获悉,中国证监会正在酝酿对《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规范问答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进行再一次修订,征求意见稿主要涉及新增6个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其中就包括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及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取得的投资收益。新增的6个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包括:除同公司主营业务相关的有效套期保值业务外,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及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取得的投资收益;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减值准备转回;对外委托贷款取得的收益;持有投资性房地产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根据税收、会计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对当期损益进行一次性调整对当期损益的影响;受托经营取得的托管费收入。环境保护部日前印发了《上市公司环保核查行业分类管理名录》,明确在火电、钢铁等14个行业中,不能通过环保核查的企业将不得申请再融资、也不得申请上市。国家环境保护部在“关于印发《上市公司环保核查行业分类管理名录》的通知”中表示,《管理名录》包含的14个个行业有:火电、钢铁、水泥、电解铝、煤炭、冶金、建材、采矿、化工、石化、制药、轻工、纺织和制革。《管理名录》中未包含的类型暂不列入核查范围。
分析:重新把股市投资收益列入非经常性损益,有利于突出上市公司的主营盈利能力。以环保核查作为对上市公司再融资以及IPO的重要门槛,是环境保护部出台的第一个针对上市公司的环保重拳,有望改善地方政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只考虑经济利益的种种弊端。
- 上一篇:股市经济疲软 对皮毛行业是否带来影响?
- 下一篇:以高质量党建引领皮革行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