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上半年一万家企业亏损 皮革业亏损严重
16日,浙江省经贸委公布了今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在宏观政策从紧、国际经济波动、通货膨胀明显等压力下,浙江工业经济处于紧运行状态。1—6月份,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和利润总额增幅比去年同期分别回落5.5和17.8个百分点。
今年1—6月,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为3836.7亿元,增长12.2%。限额以上工业投资总额为1752.3亿元,增长14%,扣除电力建设等的制造业投资增长16.8%。同比增长幅度均有所回落。
省经贸委的相关人士表示,浙江工业增势回落,最直接的原因是出口不振。“1至6月,规模以上企业出口交货值增长12.4%,比去年同期低了11.5个百分点,增幅是1998年以来最低的(近5年的增幅在25%—30%)。”与去年同期相比,出口交货值对工业销售产值的增长贡献率由25.5%降至16.6%。6月份出口交货值仅增长8.8%,为10年来同期最低点。
今年上半年,各行业分化相当明显。1—5月规模以上亏损企业有1.07万家,亏损面达19.6%。多数轻纺行业特别是皮革、化纤、服装、印刷等亏损较大。石油加工业由于原油和成品油价格大幅倒挂,1—5月由去年同期盈利28.9亿元骤变为净亏15.5亿元。而食品和造纸业发挥价格普涨效应,利润增幅均超过50%;医药行业从去年起走出连续三年的低迷状态,利润增幅超过近10年的鼎盛期;化工和橡胶行业利润猛增5成,为近年来少有。另外,船舶工业成为目前全省工业成长性最强的行业,1—5月的产值高达100亿元;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的产值、利润和投资增幅分别超过40%、110%和80%。
工业增势回落,工业从业人员增幅也出现明显下降。今年前5个月,规模以上企业从业人员净增19万人,仅增长2.5%,是2000年以来的最低增长率,与去年同期净增41万人、2004年同期净增56万人相比,差距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