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提高工资促鞋革企业提升技术
广东提高工资、积极实施《劳动合同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增加企业的营运成本,但实际上,这也就是说企业必须提升技术水平。
广东省委书记汪洋上个星期五在接受本报专访时发表了以上观点,同时也间接回复了英国《泰晤士报》在8月25日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所提出的观点:广东最低工资标准决定可能影响中国未来的经济走势。这篇文章在中国被刊载后,立即引起了普遍的关注。
《泰晤士报》的文章说:“广东的最低工资标准值得密切关注。7月份,广东把最低工资标准提高了17.6%,达到1000元人民币——幅度是消费者物价指数涨幅的两倍多。按照价值计算,中国超过30%的出口产品是在广东的工厂生产的。然而,随着工资的增长,工人们却没有以过去的速度从农村涌入城市。”
“经济学者们认为,广东的工资水平已渐渐成为反映中国经济可能滑坡的一个主要指标。以厂方的观点来看,(广东)过去是人才的聚集地,也是买家的市场,但这个趋势已被扭转。各家工厂现在不得不以两倍或三倍的工资来吸引工人,这将破坏中国出口商品赖以保持竞争力的根源,即廉价劳动力。”
汪洋在受访时表示,广东是根据自身的实际出发来做出判断和选择的,并指出广东的八大劳动密集型行业如家具制造业、皮革制造业等,共占用了广东土地的25%,但它们却只生产了8%的生产总值。此外,“比如说新加坡,几百平方公里的土地,每平方公里是2亿多美元的高附加值产出,广东却只有200万美元,土地产出率太低了。即使是深圳,大概也只有4000万美元”。因此,广东的企业必须提升技术水平。
汪洋说,广东最近出台了关于建设现代产业基地的决定,广东主要想发展的是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这包括电子信息业,重化工业、物流业、金融业、保险业、创意产业等,这些领域都不依赖廉价劳动力来保持竞争力。
汪洋也说:“别人(在)议论,它们却不了解你的全部过程、不占用所有信息。最后,这个判断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不正确的,正确的我们会吸收借鉴,不正确的,我们一笑了之。”
- 上一篇:弘扬奥运精神推动皮革行业发展
- 下一篇:以高质量党建引领皮革行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