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企业拉链出口逆势上扬
1-10月份累计直接出口拉链及零件9783万美元,同比增长23.1%
据金华海关统计,今年1-10月份义乌企业累计直接出口拉链及零件9783万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3.1%,占全市外贸出口总额的6.1%。
出口总量呈上升趋势
作为“中国拉链产业基地”,我市拉链产量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一,销量占全国市场三分之一强,拉链出口在我市外贸出口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今年1-10月,我市共有44家企业出口拉链,比去年同期减少2家。其中外商投资企业出口拉链5443万美元,同比增长31.9%,占同期我市拉链出口的55.6%;私营企业出口拉链3909万美元,同比增长20.4%,占同期我市拉链出口的40.0%。而出口基本是以一般贸易方式进行,其出口拉链9781万美元,同比增长28.2%,占同期我市拉链出口的99.98%。
而这些出口拉链仍以非贱金属齿拉链为主要商品,贱金属齿拉链则增长较快。到10月底共出口非贱金属齿拉链6272万美元,增长21.3%,占同期我市拉链出口的64.1%;出口贱金属齿拉链1817万美元,增长54.6%,占同期我市拉链出口的18.6%。
到10月底,我市共向75个国家和地区出口拉链,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但是流向集中在亚洲和拉美地区。其中对亚洲出口拉链4248万美元,增长1.57%,占同期我市拉链出口的43.4%,对拉美地区出口拉链3485万美元,增长81.5%,占同期我市拉链出口的35.6%。巴西、印度尼西亚、印度、叙利亚、俄罗斯为出口前5位国家。
问题存在仍需积极应对
尽管上半年我市拉链出口仍持续着以往强势,但与去年同期67.1%的增幅相比,回落幅度不小,并且增长更多缘于价格的上涨,而价格的上扬主要是受原材料价格上涨、人民币汇率变化以及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实际我市非金属齿拉链和金属齿拉链出口量合计仅上升4.1%。
所以,我市拉链的外贸出口在目前形势下,仍显后劲不足,主要受以下几个原因影响:
受全球金融形势的影响,国际纺织品市场萎缩,拉链需求量也进一步降低。此外,国内拉链市场竞争局势变得日益复杂,跨区域市场竞争现象普遍。我市拉链行业虽然生产企业众多,产量大,但是力量分散,缺乏一大批具有规模和品牌效应的企业,因此在国际市场直接竞争中不占优势。
尽管我市拉链产量不小,但与福建拉链业相比,缺乏足够的品牌效应。同时,我市多数拉链企业专利意识不强,以中低档货为主,在拉链颜色、镀层效果、光泽度、附色力、防锈材料等技术上与顶尖的拉链制造商存在很大差距。品牌硬了,才有好市场,像我市的拉链龙头企业“伟海”拉链不仅在出口额上独占鳌头,增速也达50.7%。
另外,我市拉链产业至今仍缺少专门的拉链检测机构。拉链产品大部分涉及间接出口,一般通过嫁接服装、箱包、鞋等产品的方式出口到世界各地。这些产品出口到欧盟和美国,对方会要求产品必须符合他们国家和地区的产品论证,这也增加了我市拉链企业打入国际高端市场的难度。
所以,我市拉链要强“筋骨”,必须加强专利开发力度和保护意识,加快拉链技术和产品升级换代,强化拉链企业品牌意识,提升我市拉链企业竞争层次。同时,要加强行业间的整合创新,强化拉链产品质量标准,通过“联合”、“兼并”等手段形成规模企业,适当控制成本等环节,降低企业运作风险。
- 上一篇:广东政府望皮革等产业群转移出珠三角
- 下一篇:以高质量党建引领皮革行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