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革等行业清洁生产最高可获19万港元资助
在佛山投资设厂的香港公司申请“清洁生产伙伴计划”最高可获19万港元资助。佛山-香港清洁生产研讨会昨日举行,鼓励港企申请资助,多位受邀专家、企业负责人还现场交流了清洁生产经验。
此次研讨会由市经贸局、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联合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环境保护署、香港生产力促进局举办。
最高可获19万港元资助
据悉,今年四月,香港特区政府为推动珠三角港资企业实践清洁生产,制定了为期5年的“清洁生产伙伴计划”,投入9300万港元,资助企业进行实地评估、开展示范项目和核实改善项目的成效。“只要是在佛山投资建厂的企业申请通过后,都可以获得相应的资助,最高可达19万多港元。”香港生产力促进局环境管理部高级顾问马健雄介绍伙伴计划时说,这是香港首次在佛山的港资企业中推广“清洁生产伙伴计划”。
“目前我市有5000多家港资企业,其中一半是生产性企业,涉及冶金、皮革、五金、印染、纺织等污染重的行业的企业多达1000多家。”市外经贸局副局长谢伟雄表示,这些企业同时还存在产品落后、技术薄弱等情况,利用清洁生产推动企业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有利于企业加快转型升级。
企业清洁生产观念待更新
但是,一些企业对清洁生产的认识存在陈旧的观念甚至误区。“很多企业把清洁生产看成是打扫卫生,绝大部分企业在清洁生产核查开展前对清洁生产不了解。”佛山市经贸局区志贤科长说,企业领导者对清洁生产的认识尤为重要,因为他们往往是清洁生产的发起、组织和监管者。
佛山弘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杨爱民也认为,企业把清洁生产看作应付政府的行为来做,结果是花了钱做了表面工作,但却没有从中获益。清洁生产不同于对污染的末端治理,它是从源头上对可能造成的各种污染进行预防;末端治理往往成本较高,并且容易产生二次污染,但清洁生产是从降低成本和带来经济效益的角度,来优化企业的生产、管理,同时适应社会对环境保护的新要求。
“当今企业面对的不仅仅是质量和价格的竞争,而是全球绿色环保要求的竞争。”香港生产力促进局环境管理部首席顾问方湛樑表示,国外的企业来谈合作,首先去的往往不是生产车间,而是你的污染治理部门。港资企业在过去改革开放的三十年里抓住了机遇,面对全球绿色革命,也要主动进行清洁生产,不要把它当成是一种危害。
佛山市经贸局局长李坚表示,环境问题已成为经济发展中最严峻的挑战之一,希望在佛山的港资企业能利用“伙伴计划”这个平台,将清洁生产水平推上一个新的台阶,同时带动佛山其它企业的清洁生产。
中小企业可分期分批投入
在经济环境不好的情况下,中小企业难以承受清洁生产的投入,这是清洁生产推广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杨爱民谈到,其实绝大部分企业都具备了清洁生产的条件,比如相关的技术条件、政府部门的各种扶持政策等。据了解,今年前10个月,佛山有6家企业获得省一级清洁生产企业称号,分别将获得省有关部门5万元的奖励。
“对中小企业来说,对清洁生产可进行分期分批的投入,盲目的投入又没有持续往往得不到相应的收益。在收益之后再进行投入,清洁生产并不是难题。”杨爱民说,一家印染企业接受清洁生产培训、改进后,发现一天可以节约1600多吨水。
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张献忠博士介绍清洁生产经验时说,即使他们拥有世界上最顶尖的纺织设备,但在使用过程中仍有不断改进、降低能耗的空间。在空调使用方面,溢达很早就进行了温度的控制;在保持原有光照强度下,溢达采用飞利浦高效反光灯管,一下子就拆掉了工厂四万只灯管;另外,成品车间将包装纸管回收利用,使用自动配料系统、进行废气预热回收等都为溢达节约了成本。
“近几年公司投入了1000多万元来进行清洁生产,并从制度上保障清洁生产的持续性。”广东欧文莱陶瓷有限公司总裁麦文英谈到,欧文莱一开始对清洁生产认识不足,第一阶段的投入由于缺乏连续性,并没有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第二次开展清洁生产活动则由企业领导亲自负责,全体员工都参加各种培训,通过建立清洁生产责任制以及奖惩制度,目前公司在水、电、煤三方面的能耗大大下降。“公司现在有15人因清洁生产项目有功绩,获得去国外游玩的奖励,有2个主任因责任未尽到被免职。”麦文英说。
- 上一篇:国内外品牌抢占中国皮具市场
- 下一篇:以高质量党建引领皮革行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