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下 中国鞋业需要的战略思维
经济萧条下价值驱动和品牌思维有多重要?
成为价值驱动型企业有多难?
繁荣时期,大家很容易忽略成本或战略,而在萧条经济下重归商业本真,则需要更大的勇气。
危机下,中国企业尤其需要夯实价值增长的战略思维。
首先,创新顾客需求。在创新顾客需求时我们一定要基于产品或服务,然后才能清楚地告诉顾客你改变了什么?改变的结果是什么?未来还要做出哪些改变?你是谁?代表谁?对于顾客,这意味着什么——价值与渴望。
其次,突破边界。中国鞋业需尽快突破传统的生产边界和组织边界,一方面解决差异化与竞争力问题,另一方面解决资源集成与整合的高效、成本、持续问题。满足于现状或者固执地认为向社会提供产品是责任问题,不可能危机中实现发展。帮助并促进顾客成长是中国企业的弱势,而跨国公司在此方面的诸多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如苹果、肯德基、星巴克。
再者,企业要确立可持续增长的目标和宣传方向。积累了好的品牌声誉和产品规模后,如果仅仅继续追求高质量、低成本或优质的客户服务,而疏忽了可持续的问题,盲目回避市场竞争,或停留在损害竞争对手的战略上,都不能真正为公司带来增长。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你如何定位自己的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价值方向,让产品和服务脱颖而出,练内功才是最务实的功课。
你是否有品牌思维变化与本质认知?
中国很多企业都有这样的观念,那就是更多的产品会赚更多的钱。但是,随着市场环境变化,特别是2008年金融海啸对中国企业的影响,2009年如何做品牌将成为中国企业谈论最多的问题,认知品牌本质有待中国很多企业去攻破。
目前大部分中国企业都在干着一件事情——拼命进行着品牌延伸,品牌思维观念还停留在制造出什么就能卖出什么的时代,不考虑品牌竞争的格局——不仅要与国内虎视眈眈的兄弟品牌争抢地盘,而且更要防御张牙舞爪的跨国品牌入侵,这已经凸显出中国品牌生死攸关的时刻。这时候,中国很多企业才看到迫在眉睫的事情是品牌思维变化。
为什么?品牌延伸的产品感兴趣的人很少,除非你样样通。消费者所购买的,都是行业领导品牌的产品,是品牌最先占领的心智区。如今你不变化品牌思维,面临的结果就是淘汰出局。固然品牌延伸可带给你短期的利润与效益,却无法带给品牌良好的溢价能力,也不能让你长期赢得竞争胜利。
中国企业必须让自己的品牌思维发生变化,才能进一步认知品牌本质,聚集于单一产品上,不是做更多的产品,也不是无节制地进行品牌延伸。
- 上一篇:品牌战略迷思之“解放鞋”篇
- 下一篇:重金加码DTC模式,特步究竟在打什么算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