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下厚街鞋材城一对夫妇的生计
东莞,这个受欧美金融危机牵连最深的中国工业城市,已经被彻底地改变了。而这里超过600万、被冠以“新莞人”称谓的外来人员,其生活也被改变。大老远过来淘金的他们,现在面临或降薪、或失业、或无事可做的境地,摆在他们面前的路只有两条:回家或留下!
厚街豪畔鞋材广场,是广东八大皮革鞋材商贸基地之一。3月28日,南方农村报记者走进广场大楼,看见一些货主在玩呼啦圈,一些围在一起踢毽子,一些聚在桌前打扑克,还有一些孤独地坐在电脑面前玩弄鼠标。
胡世生就是其中之一。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电脑前玩“斗地主”。
“我现在游戏分数很高,都是过年后打的。”这个专门做皮料生意的老板,在介绍自己战绩的时候一脸苦笑,“年后我一单生意都没做成,天天一个人在店里打瞌睡”。
胡世生是山东人,做的是家族生意,老家的工厂制造皮料,他则负责把皮料卖给鞋厂。“我们供应商处在整个产业链的上游,受金融危机影响最大,最惨!”胡世生说,台资、港资鞋厂大量撤离东莞,供应商便显得过剩了。而现在留下来的工厂,由于订单不稳定,而且可供选择的供应商很多,所以都做月结,不做现金——即先要求供应商提供货品,50天内付钱。
“这就导致一些工厂耍无赖,推说卖得不好,资金没有回笼,还不起钱。”他说,甚至有些工厂拿了货,做着做着亏本了,便卷款走路。隔壁一个河南老板,去年还有30万货款没追回来,现在留在这也没生意做,但如果回家的话,就等于几十万打水漂了。
胡老板给记者泡了杯茶,拿了个一次性纸杯斟上,连连说今年生意更难做,“瞧这纸杯,以前一个月用几包,但如今呢,从过年到现在才用了几个!”胡世生说,前几年都是厂家到他店里来找货,每天两口子都得忙着接待客人。“现在没人来,我茶叶钱都省下了。以前两个人都忙不过来,现在我一个人在这里都是多余的。”胡世生很无奈。
刚过完年,很少上门推销皮料的胡世生开始进厂区推销,他走了厚街的南五村、下汴、白豪等几个社区,看到的都是空空的厂房,上面挂满了无数个“租”字。“大厂、小厂、地下工厂都少了。”胡世生不敢轻易做月结生意,导致年后一个单都没拿到;但如果做月结,他又怕像隔壁的河南老板那样。
“现在我面前有三条路:做下去、打工、回家。”胡世生说,要做下去就得硬扛着,必须要支付每个月2000元的店租和夫妻两人的生活费;可是打工的话,哪个公司要人呢?回家的话,还能回家里的皮料制造厂帮忙,期待经济形势好转再杀回来。
- 上一篇:皮革环保安全测试技术获科技进步优秀奖
- 下一篇:以高质量党建引领皮革行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