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鞋企匹克获投4亿看鞋类等消费品的机会
【中国鞋网】4月22日,福建匹克集团在北京宣布:获得由红杉中国、建银国际、联想投资三家私募基金近6000万美元(约4亿元人民币),完成上市前最后一轮融资。
虽然在这种经济情况下,匹克总经理许志华宣称,匹克仍然得到了不错的对价,而且没有对赌协议。几轮融资后,匹克折换出去的股权总共为20%左右。
经济危机下,无论是私募基金、还是企业本身,都在变化着寻找突围的机会。
新焦点
“我们现在开始注意消费品行业的一些机会。”联想投资一位内部人士表示。
他们之前一直关注IT界的机会,一期、二期基金只有一个非IT的项目。不过其总裁朱立南曾对媒体表示:三期基金会有30%资金关注能源、消费品等IT以外的领域。如今,他们将关注点移到了体育用品市场这片红海之中。从上到下,从国际到本土,这里充斥着几十上百个品牌,不过这几年,业绩似乎都还不错。
去年借着北京奥运会的热潮,这些品牌也都狂欢了一把,之后经济环境下行趋势明显,很多行业面临危机,但是体育用品市场的增长却令人瞩目。
阿迪达斯宣布中国区营收超过10亿美元,其老对手耐克据行业内人士推测,也接近90亿美元;李宁公司2008年营业额同比增长超5成,至66.90亿元人民币;安踏2008年年报显营业额增加54.8%至46亿;经营卡帕(Kappa)的中国动向去年销售额增长至33.2亿元,急升94.2%;据匹克介绍,其营业额去年也有将近一倍的增长,而且宣称自2005年以来,都保持着80%左右的增长。专注于篮球领域,签约NBA(美国职业篮球联赛)、FIBA(国际篮球联合会),包下姚明队友的赞助,都成为这家老牌体育用品公司的新卖点。
此轮融资后,建银国际胡宏章、联想投资朱立南将继沈南鹏之后,进驻匹克董事会。在朱立南看来,三家联手,正好可以实现资源互补,为企业提供一套完整的发展方案。
建银国际投资总监张伟文坦诚,匹克是其做IPO的一个重要的投资组合。这家中国建设银行[4.35 -0.23%]在香港全资拥有的投资银行,代表建行总行对外开展投资银行业务。
2007年,匹克将红杉中国引入股东体系并让出7.8%的股份,此举也帮助匹克开始股份制改造。2008年圣诞节之前,匹克获得香港联交所的资格认证,这就意味着匹克可以随时IPO(首次公开募股)。虽然迟迟不见动静,但许志华表示:“我们在境外上市的决定不会改变”。
不过,上市的延迟并未让匹克停止已在日程上的变革。
变革
“五百多?太贵了,不好走货啊。”3月9日,在武汉“匹克09年秋季订货会”上,经销商杨先生拿起一双为基德专门设计的比赛鞋时,向旁边的推介人员抱怨。匹克篮球鞋售价多在400元以下,今年推出的明星款,售价提高了一个档次,而这个价格都可以买到一双耐克了。
今年,他还将面临更大的改变,他们必须在这次订货会上订好秋冬商品的款式、数量,再交上一部分订金,而不能再像往年那样随时下单拿货了。另外,他的店面还将被重新装潢——装上更亮的灯,搬进一些匹克统一的模特,加上一个“更衣室”,上面将放置匹克旗下签约明星设计的高端产品——这些费用,他们必须与匹克分担。
种种迹象让杨先生这样的经销商感到,匹克正在经历着一次变革。
匹克勾勒出一幅颇为壮观的企业蓝图:新增千家网点、提升品牌的溢价能力、更新店铺形象、推行全期货制、进驻以前一直放手的一级城市。在2009年经销商全体大会上,许志华这样宣称——要将匹克从批发型的企业转变成零售型的企业,2009年销售额突破30个亿。
这还只是开始,许家父子对基金畅想的未来是,5年做到100亿的年销售额。
6000千万美元的资本投入,对于匹克董事长许景南来说,不光是财务上的补充,他们还能改善匹克的资本结构,推进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