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洋过海的解放鞋
【中国鞋网】在经济危机席卷全球的灰色日子里,曾经雄霸天下作为“廉价”商品代名词中国商品似乎渐次失去了往往的锋芒。然而就在这风口浪尖上,一种标价75美元的名为“OSPOP”运动鞋却成为西方人竞相追逐的时尚新宠。许多人不知道,它最初的“出生地”就在中国,许多人不知道,这种鞋原本还有个“中文名”,人们管它叫做——“解放鞋”。
2003年,一名来自美国的商人班·沃特斯受命前来上海拓展其家族的石化事业。没事的时候,他常常到矿井、码头、巷弄、农舍里转悠。他发现了一种现象,在中国下井劳作的矿工们,在工厂打工的劳工们,甚至在陌上垄间劳作的农民们,都习惯穿一种设计简单,印有“工”字样的胶质廉价而耐磨的鞋。这种鞋通常被装在灰色纸袋里出售。
沃特斯想,既然穿上它有利于劳动,为什么不能让劳动者穿得更舒服些呢?
沃特斯从关心劳动者,很快想到了市场。于是沃特斯买下了一双“解放鞋”回家研究。他的大脑里忽然冒出了一个主意——“我要生产用来外销的解放鞋,没准也能让新解放鞋也成为欧美民众消费的时尚。”
沃特斯立即通过当地的合作伙伴找到河南焦作的这家鞋厂,表达自己合作投资的意愿。为此,沃特斯特地聘请了一位资深的鞋业设计师,为解放鞋设计出了舒适的鞋垫,并对鞋子的制作原料、外观乃至外包装都进行了改良。改良后的“解放鞋”一落地,便带着尚未褪尽的泥土的气息漂洋过海,成为大洋彼岸人们脚上的“新宠”。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这种新式解放鞋卖过了75000双。那么,在中国,一双解放鞋市场价能卖到多少钱呢?答案很简单,那就是——2美元!
在摆在货价上的名优商品卖不动的今天,在品牌商品纷纷打折、降价贱卖的今天,一名普通外国人让一双解放鞋来了个华丽的转身,成就了它32.5倍的价值飞跃,逆转了它的前世今生。
人们对这种貌似不可思议的现象解释也很简单——在现金为王,一些名牌商家没有更多研发资金投入,在产品没有新突破的时候,翻旧就是一种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