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慕小制革15日前须全部关停
【中国鞋网】 昨日,根据《晋江市环境污染大整治行动方案》,安海镇政府在可慕村现场召开小制革企业污染整治工作动员大会,并向该村上百家“小制革”发出“最后通牒”:7月15日前关闭,否则予以强制取缔。此前,安海镇政府已向可慕皮革集控区63家企业发出“限产”通知。
治污,对皮革企业来说已是“别无选择”,更是一次“破茧重生”的契机;而对安海可慕周边及可慕溪下游的老百姓来说,无疑是一大利好———经过一系列的整治,被称为“黑龙江”的可慕溪将有望再现“小桥流水人家”的情景。
现状:
一个村庄 因制革而改变
一个转鼓,一个土锅炉,简易搭盖的小作坊里,轰鸣的机器声中,污水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放,一股臭味扑鼻而来。皮革加工就在这样简陋的条件下进行。走进安海可慕村,这样的情景并不鲜见。
可慕村党支书许社会告诉记者,制革行业如今成为村里传统支柱产业,除了目前可慕皮革集控区63家(正规)企业外,还有上百家家庭作坊式“小制革”分散于村庄。“早在解放前,可慕村就有人开始从事制革行业,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小制革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许社会说,制革行业的无序发展,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恶性竞争特别是污染等问题随之而来。
曾几何时,可慕溪仍可看到“小桥流水人家”的情景。如今,这一情景不再。住在溪边的村民老许说,自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溪水一年一年变浑,直至如今成为“墨汁”。因为溪水实在太黑,可慕溪也被当地村民戏称为“黑龙江”。
站在可慕溪一座小桥上,一阵风吹来,恶臭扑鼻。脚下,溪水黑得发亮。沿着可慕溪顺流而下,随处可见五花八门的排水管,往溪里排着乌黑的污水。而制造这些污水的“元凶”,就是该村的上百家“小制革”。十几年来,污水从未停止排放。下游的菌柄、社坛、西畲、梧埭等村落,也饱受污染之苦。
晋江市环保局局长陈文艺说,污水的随便排放,已让可慕村周边土壤受到严重污染。据介绍,早在2006年,有关部门对可慕村取水化验显示:重金属严重超标!也就是说,可慕村的井水已不适宜饮用。
破题:
限期关停 搬迁转产
欣慰的是,针对可慕溪污染问题,2007年底,晋江启动了可慕溪综合整治工程,水利整治和市政截污同时进行,建设内容包括堤岸护砌2.37公里和埋设截污管道2.5公里,是晋江近海水域环境污染综合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总投资2000多万元。按照计划,将通过沿河道岸边截污管道的修建,将流域内的废水,连同周边村庄的生活污水,汇入泉荣远东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再排放。预计,整个工程将于2009年8月全部完成。届时,可慕溪有望再现“小桥流水人家”情景。
今年7月1日,安海镇也紧急下发《综合整治非法制革污染通告》提出,利用2个月时间,以全面打击取缔污染“小制革”为抓手,促进城乡环境尤其是可慕溪、鸿江、加塘溪水流域环境质量得到较大改善。
根据部署,7月6日至15日,安海全镇范围内未经有关部门批准的非法制革污染企业,必须立即停产并自行拆除污染设备(包括转鼓、土锅炉)、关闭污染工序。7月16日至8月31日,安海镇政府将强制拆除在规定期限内未按要求拆除的污染设备、污染工序,并给予断水、断电。同时,组织非法污染制革企业主学习环保法、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环保部门将对规定期限以后仍继续排放污染物的非法制革企业或个人进行行政处罚,对因污染环境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从严处理。此外,安海镇将成立专职环保巡查队伍,强化日常监管,防止污染回潮。
安海镇党委书记许天祥表示,此次整治将“先礼后兵”,重拳出击。希望广大企业主担当起社会责任感,自觉关停。否则,将对无视通告仍继续违法排污的企业进行全方位整治,包括捣毁生产设备、拆除违法违章建筑。
对于关闭后小制革企业出路问题,安海镇政府也给出了明确方向:到正在建设的可慕利群标准厂房发展无污染产业!
许社会透露,可慕利群标准厂房占地300亩。目前,村里已委托华侨大学及相关环评机构,对标准厂房进行科学规划,引导符合环评手续制革企业入驻。据悉,可慕村正探索由村里成立机构统一管理入驻制革企业,生产污水集中汇集至泉荣远东污水处理厂,解决污水随意排放问题。
- 上一篇:南峰国际皮革签约法国CTC
- 下一篇:以高质量党建引领皮革行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