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建设是鞋企开拓市场的法宝
中国鞋网03月31日讯,我们总能在鞋市中观摩到鞋企一场场激烈的鞋企之间大战,先是国内不少外销型企业自创品牌转战国内市场,再有就是一些企业拿下国际知名品牌代理权,迅速抢占市场份额,还有众多国内一线品牌瞄准特定市场进行扩张。这些硝烟弥漫的争夺战对于成长中的鞋企而言无异于是一场波澜壮阔的洗牌。然而强者恒强,在这场造牌运动中,谁能笑到最后继续勾勒出完美的上升弧线,谁就能拥有市场。
当前鞋业产品同质化日益严重,从市场来看,国内很多中小型企所创立的品牌知名度非常不明显,其中自主产品不仅在外观设计上不能与一线品牌相媲美,而且在功能研发,产品技术上也没有独特之处,在市场上面临着一系列危机。如果说以前的市场是物质消费,现在则是品牌文化消费的时代。如今市场启蒙了鞋企的品牌意识,显然,对于中小型鞋企而言必须实施品牌战略,并将“品牌战略”上升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高度。
众所周知,安踏从一个海边小镇的作坊,成长为国内数一数二的中国鞋王,品牌的打造为其打响了第一炮。安踏首席丁志忠经过多年的市场拓展和自身见识积累,如今品牌已基本完成了全国的市场布局,终端专卖店数量也在与日俱增。但是对于一个高速发展的品牌而言,现有的市场已无法满足品牌的发展需求,各大竞争品牌也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市场掠夺。拥有更大的市场份额,则意味着拥有更多的销售额,更加意味着品牌处于竞争的上游。因此,2010年继续加强品牌建设,开拓市场对于安踏来说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为此,安踏始终重视品牌的建设和终端的规范。在早前 “体育营销”的品牌宣传推广大获成功的基础上,2010年继续加大品牌宣传力度,先后携手中国奥委会,为中国冬奥健儿提供装备,再一次依托专业比赛的影响力,提高品牌知名度、拉动品牌的发展。
树品牌即树企业的例子随处可见,然而这对于还在成长中的鞋企又是多么至关重要的一步。随着竞争的深入,单纯依赖劳动力、土地资源等所谓的优势,很多鞋企侥幸地沉浸在快速增长的喜悦中,而忽视了潜在的危机,如今,这些优势已经慢慢被剥削。眼下,鞋企要经营质量、效率、产品品牌力上努力。未来,鞋类市场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品牌,这无疑是铺满荣誉与效益的,我们相信,品牌的拥有对于鞋企而言,将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担负起更加艰巨的责任,以更加铿锵的步伐迈向更加辉煌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