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站

微博 |

我的商务中心

中鞋网,国内垂直鞋类B2B优秀门户网站 - 中鞋网 客服经理 | 陈经理 钟经理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创业之路 > 张亚勤:这是很自然的过程

张亚勤:这是很自然的过程

2004-04-13 11:37:32 来源: 中国鞋网 http://shoes.efef.com.cn/
从博士毕业生到实验室主任,再到微软中国研究院院长,别人可能需要奋斗终生的职业发展道路,张亚勤用11年就完成了。回顾这一发展历程,张亚勤微微一笑:“这是很自然的过程。”

管理就这样自然开始了

1989年,张亚勤在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获得电子工程博士学位后,加入到美国著名的GTE研究中心。和许多国内博士毕业生相反,张亚勤并没有立即投身商海,而是踏踏实实地做起了学问,一做就是5年。这5年,张亚勤干得很实在。他全身心投入到数字视频的传输和通信研究领域,发表了100余篇有关视频压缩、数字电视、数字电话等电子工程方面的论文。当时他的一些重要成果和技术专利被国际标准(MPEG1,MPEG2及H.261/H.263)所采用。现在,张亚勤还十分感激这5年,在基本没有任何干扰的环境下潜心做学问,对于一个博士是何等重要。

从一个纯粹的学者到技术型管理者,对于张亚勤来说,这种转变是相当自然的。“到一定程度之后你一定也会这样做。”由于有不少新想法需要付诸实践,张亚勤请来学生帮忙。过了一段时间,他发现自己的经验和智慧是有限的,他要考虑太多的问题,不仅是简单的具体元素,还要看到整个系统的发展方向。他需要一个团队,需要更多的智慧参与他的设想。“老板觉得我有更多能力和经验管理一个项目,管理就自然开始了。”那时张亚勤的学术在业界已经颇有影响,他的管理偏重在技术方面,手下有五六个年轻人,有的才刚刚毕业,除一个中国人外剩下的都是外国人。这样的团队,张亚勤一带就是5年。

在高科技公司做管理,管理者的工作不仅是管理,特别是与研究有关的时候,管理者更要在某些方面有领先的知识和地位,否则员工很难信服。1991年,在GTE初涉管理的张亚勤到美国桑纳福研究院做部门主管的时候,他已经是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最年轻的院士了。恪守“一方面是技术领导,一方面和员工进行有效沟通”的管理准则,张亚勤部门的业务迅速发展壮大,最终发展成为单独的业务单位——桑纳福多媒体实验室。作为多媒体实验室的主管,考虑的已经不是简单的研究和技术问题了,“那个时候工作比较多维: 要开发技术并将技术转让给别人,在转让过程中,产生或者是开发创造自己的知识产权,然后把这个技术转让给别人。”这一系列复杂的“卖技术”的运作过程中,首要的是与别的公司沟通,让别人知道你在做什么。

张亚勤开始为资金和市场绞尽脑汁。“每天80%的时间都花在了做业务上,而且越到后来时间越多。”那时他脑袋里想得最多的问题是: 怎么样让别人订购我的技术?三五年后技术、市场是什么样子?“最好的产品里并不一定要有最好的技术,做产品的时候要定向给客户,首先要让客户能够使用; 价格和功能比应该是最佳的一种组合;成熟的技术一定要把握进入产品期的最佳时期……”张亚勤渐渐明白“市场”二字的分量——超前和实用相结合,别人才能付给你钱。

做辅助决策者更难

一个人一辈子80%-90%的时间都是在做配角,做配角比做主角更困难。1992年12月,张亚勤接受了李开复的邀请,加盟微软中国研究院,做副院长,主要工作就是辅助李开复做好研究院的工作。

在美国管理过40位一流的科学家,回国却成了配角。“从决策者到辅助决策者,思想上接受得了吗?”张亚勤还是微微一笑: 这是很自然的转变。作为No.2,要对公司整体的业务和发展方向做全面的了解,要有与众不同的大胆想法,要明确自己配角的角色。某种程度上,配角是为了帮助整个公司和决策者走向成功而存在的,张亚勤清楚这一点。他觉得给李开复做副手正是一个学习的机会。学习管理的方法、也学习微软的文化。微软是崇尚个性的,这种文化下,所有角色都需要先民主后集中。“两个人工作99%可能是为了达成一种共识。如果无法达成共识,就一律向文化看齐。此时一定要明白自己的角色,无论你是主角还是配角。”

科学家管理科学家

2000年8月,张亚勤作为微软中国研究院的第二任掌门人走马上任。这时的研究院已经发展成为全球学术界十分瞩目的研究机构。拥有沈向洋(全球最杰出的图像处理学家之一)、张宏江(基于内容的视频检索领域的先驱)、李世鹏(多功能图像/视频处理和压缩领域年轻有为的学者)、朱文武(来自美国贝尔实验室的网络及通信领域的专家),以及当年清华大学的“神奇小子”李劲等一大批世界一流科学家。

带这样一支“身怀绝技”的科学家队伍,张亚勤的感受是,说难也难,说易也易。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很重要——你是他的老板,但并不是你在管他。微软中国研究院在招聘员工时,要求应聘者有自己的想法,管理者一定要尊重这种不同,要鼓励这种不同。特别是一些知名度很高的资深科学家,更要给他们很大的自由度,他来的目的不是让他帮你打工,而是希望他对公司的研究方向有所贡献。对于刚刚毕业的或者没有工作经验的员工,张亚勤的原则是给他充分的指导。

张亚勤总结管理资深学者的经验是: 1.必须给某些人自由的空间,因为每一个人定位是不一样的,资深学者十分注重个人思想的自由空间,要给他更多的责任; 2.要有一种胸怀,去包容不同的工作方式,往往一些很聪明的人性格会比较特别一点,管理者必须要有一种包容的心态去帮助他们; 3.学者们的个性不同,要赋予他们不同的环境。有一些资深科学家愿意带人,与同伴合作,有些人不愿意带人,更愿意自己独立钻研。管理一定要因人而异,给不同的人创造不同的思维空间。

科幻与科学只是时间之隔

张亚勤读了许多书,其中不乏科幻小说,有一本《最后的奥德赛》让他爱不释手,作者是美国知名的科幻小说作家Arthur Clarke,张亚勤认为他是世界上最好的科幻小说家。在他的小说中,许多设想和想像现在都已成为现实,有的相关研究领域也正在走向现实。从科幻到科学往往只相隔一步,这与微软中国研究院的使命有着某种相似。

如果没有限制,人的智慧是无止境的。张亚勤相信这一点。比起在桑纳福每天为资金和技术奔忙,张亚勤有50%的时间可以完全沉浸在他的研究和技术中。这种愉快的思维触及下一步的课题方向、在哪个方面可以做得深入,以及如何做等等。回国之后,做研究和做技术的时间比较多了,这对张亚勤是一个惊喜。

“往往想到研究院,我就夜不能寐。” 研究院是微软的大脑,五年、十年之后微软的产品都要建立在研究院今天的研究之上,张亚勤最担心的,莫过于“微软五年之后,是否还会是这个领域的领袖?”

很多设想会在不经意间流淌,又会在不经意间变成现实。从一个纯粹的研究者到微软中国研究院的统帅,张亚勤的这些不经意积累成为人人艳羡的成功。“当我的认识和外部的评价达到统一和谐的时候,真正的成功就来临了。”张亚勤抱着这种态度,从容自然地面对家庭、朋友、事业和社会,“当你对你旁边的人有所影响的时候,你就对人类的进步产生了影响。”

在线咨询

姓名
电话
留言

快捷留言

  • 请问我所在的地方有加盟商吗?
  • 我想了解加盟费用和细则。
  • 留下邮箱,请将资料发给我谢谢!
  • 我对加盟有兴趣,请迅速联系我!
  • 我想了解贵品牌的加盟流程,请与我联系!
  • 请问投资所需要的费用有哪些!
中国鞋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第一时间与我们联系,谢谢!也欢迎各企业投稿,投稿请Email至:403138580@qq.com
我要评论:(已有0条评论,共0人参与)
你好,请你先登录或者注册!!! 登录 注册 匿名
  • 验证码:
推荐新闻
热门鞋业专区
品牌要闻
品牌推荐
热度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