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谋杀”时间
2004-06-14 16:45:42 来源: 中国鞋网 http://shoes.efef.com.cn/
据说,我国现在每年自杀人数超过20万人。在替这些自戕者感到惋惜之际,人们往往容易忽视另一种“自杀”的普遍存在。我暂将这一现象命名为“慢性自杀”或“谋杀时间”,它和真自杀不同,整个过程不痛苦,不可怕,很难为人察觉。只是一旦把话说透,你我便会无比心痛。
众所周知,生命由分分秒秒的“元素”组成。粗粗计算,一个人大致可以活上2万多天。生活中,不是有人喜欢说“时间就是生命”或“时间就是金钱”之类的格言吗?从这个意义上说,浪费时间的种种现象,就是“谋杀”自己和别人的“犯罪”行为。举例而言,一个懒汉吃饱了饭,连续昏睡三日,便无异“自杀”了整整72小时。再比方某单位开会,与会者100人。当一位废话大王发表高论时,其意义相当于对听众实施“集体屠杀”。事实上,他每多讲一个小时,就等于“谋杀”了全体听众100个小时。接下来,甚至能下这样一个定义:那些整天在办公室做无用功的,干活时偷奸耍滑的,在街上瞧热闹一呆就是半天的主儿,统统可以列入“自杀爱好者”的名单中。
有人可能提出反对:这么说有点儿骇人听闻嘛。
那好,我讲两个“温柔”的故事。陈女士属于典型的上班族,和许多人一样,她天天坐公交车来回奔波。某日无事,她给自己算了一笔账:每天上下班,平均在路上消耗3个小时。以全勤计,一年竟然损失30多个整日子,而且全是一天当中精力最充沛的时间。算罢此账,几乎晕倒!于是,陈女士当即制定出一份自学计划。翌日开始,她坐在车上,一边闭目养神,一边默念英语单词,偶有心得,赶快掏出笔纸记上。仅一年,她便轻松跨越单位的专业考试。现在,她又在颠簸摇晃之中,构思出一部中篇小说,据说已增删10遍,达到炉火纯青的水平。当众多乘客抱怨、闲聊和争吵时,她却觉得,堵车也挺可爱的。因为仅此一项,她等于一年比别人多“活”了30多天。我说,这位陈女士才是真正懂得长寿意义的人。与上面这个故事相仿,我还听过某著名学者的一段轶事。有一次,他老人家接受记者采访,人家问及他的辉煌事业,老先生摇头不语。过了一会儿,他指着窗外,说了一句没头没脑的话:“我宁愿用这些到手的荣誉,跟这两位交换五年时间。”记者探头一瞧,原来是俩精力过剩的小伙子,正蹲在墙根儿欣赏蝼蚁打架呢。
人类常犯的一种错误,就是过于重视性命,忽视时间流逝。这话是说,人们普遍怕死,但不怕的却是“慢”死。何尝不?!许多朋友习惯性地将宝贵光阴大把丢到昏睡、胡扯、吵架、斗气以及其他没有任何意义的消耗上,不仅无所顾忌,反而慷慨大方,实乃可悲、可气之举。我认为,为了缓解精神压力,一些必要的消磨方式,不能和“谋杀时间”划上等号。比如休闲游玩不算,健身锻炼不算,找亲朋闲聊也不算……尤其是乐于助人的善举,绝不属于“谋杀”行为。最近,国外一项研究发现,那些喜欢帮助别人的人,往往更加长寿。因为你付出了爱和时间,必将获得双倍返还。
如果你感到心情苦闷,请一定远离酒瓶和枕头,不妨找出一本有意思的书,尝试探索新知识的乐趣;如果你是一位领导,那么请您讲话时尽量言简意赅,并且不断抬头盯着挂钟;如果……如果你实在无所事事,那么就去游泳、爬山、跑步锻炼吧,淌一身大汗,等于给自己做了一次充电保养。经过休整以后,再重新检视自己的生活。只是请勿沉溺于“谋杀时间”的不良状态,因为那实在是一种犯罪——尽管现行法律还管不着。
中国鞋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第一时间与我们联系,谢谢!也欢迎各企业投稿,投稿请Email至:403138580@qq.com
- 上一篇:品位 教养
- 下一篇:50岁的女人,夏天试试下面这四双鞋子,好看又时髦
我要评论:(已有0条评论,共0人参与)
你好,请你先登录或者注册!!!
登录
注册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