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鞋业经销模式面临着压力
2004-12-01 14:49:39 来源: 中国鞋网 http://shoes.efef.com.cn/
营销大师米尔顿.科特勒特别强调,在中国市场分销是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之一,赢家将是那些能克服不利分销因素,为分销商和零售商提供增值服务、优化销售渠道的企业。从20世纪90年代起的广大经销商现已成为中国鞋业分销市场的主力军,但是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单位销售利润的下降,销售网络的不断拓展,传统经销模式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弱势逐步呈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利润空间减少,经营风险加大
许多代理商抱怨现在市场越来越难做,辛苦经营下来却发现实际利润值与期望值相差甚远。从而导致代理商经营投资的转向,不惜进行不同种 类的产品代理,如有的经销商同时代理不同类型的产品进行多向经营,鞋类、保健品类、服饰玩具类等,臆想通过多产品线增加赢利率,往往经销商规模做得不小,但赢利能力却非常低,不少经销商因此而负债累累,最终形成既不能增加赢利率,又使主代理品牌区域市场占有率急剧下滑的恶性循环。
2、经销体制不全,销售渠道冗长
迟钝的市场反应能力;忠诚度下降、信用度降低;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投机性、功利性和短期性;自身经营管理素质和能力参差不齐,营销网络质量差异性大,缺乏统一布局性;销售渠道繁杂,有商场经销、连锁专卖、区域总代理、二级批发等渠道,但各个渠道间缺乏的有机联系,市场维护能力薄弱。
3、厂商缺乏信任,再发展和可控性矛盾激化
传统经销商的市场经营出发点是:追求短期效益、利润最大化,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更多的赢利;而公司的经营出发点是:追求长期效益、品牌可持续发展,实现品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和品牌价值的递延化。经营出发点的大相径庭是影响厂商合作的主要鸿沟,如果衔接不妥,就会造成经销商对公司决策的抗拒性和执行过程的随意性,对公司产品、物流和政策的抱怨日益增加,公司和品牌的信任度也随之弱化。同时,一些经销商经营一段时间后,渴望有新的市场拓展空间和再发展平台,这与企业对网络可控性又产生新一轮矛盾,这也是很多经销商转向投资的重要原因。
4、组织结构单一,营销观念滞后
传统代理商以货源组织和物流诸环节为首要职责,在功能上体现出更多的产品组织、配送职能。比较多关注研究竞争对手和产品本身的竞争力,而非常少去了解目标顾客的真实需求。
中国鞋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第一时间与我们联系,谢谢!也欢迎各企业投稿,投稿请Email至:403138580@qq.com
- 上一篇:大商场营销误区之我谈
- 下一篇:2万多双爱心童鞋,一路向西 温暖进西藏
我要评论:(已有0条评论,共0人参与)
你好,请你先登录或者注册!!!
登录
注册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