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提出甲醇工业发展建议
业内专家指出,目前国内甲醇工业与国外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入世后将面临进口产品(尤其是中东地区产品)巨大冲击。我国大部分甲醇装置规模小、技术落后、能耗高,造成生产成本高,无法与国外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大型或超大型甲醇装置抗衡。为此,专家提出以下发展建议:
1.应对全球甲醇市场作一体化的考虑
尽管全球甲醇生产能力相对过剩,并且不排除某一时期由于某种原因而引起甲醇市场及价格较大幅度的波动,但是随着甲醇应用领域的开发,甲醇制烯烃(MTO)、甲醇制汽油(MTG)、甲醇燃料的技术进步及工业化突破以及醋酸、甲酸甲酯、碳酸二甲酯、二甲醚等下游产品不断开发,特别是作为C1化工基石的甲醇,其市场前景并不悲观。2003年前全球甲醇产量年增长率与需求增长率大致同步,2002年甲醇市场的良好势头可保持到2003年。未来世界甲醇市场必将趋于一体化,世界级生产厂家如Methanex等对世界甲醇市场的影响力将越来越大。我国即将加入WTO,拉美及中东地区一些国家大型及超大型甲醇装置的兴建应引起国内拟新建甲醇装置的厂家的重视。
2.应该及早建成百万吨级甲醇装置
国内最大装置规模为20万吨/年,而国际上66万吨/年的装置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已建成,目前最大规模为90万吨/年。此外,Synetix/Methanex已经有建200-300万吨/年装置的动向,计划在2002年工业化。因此必须发展大甲醇概念,建议2001至2005年建1套50万吨/年甲醇装置;2006至2010年建1套85万吨/年甲醇装置。同时不应盲目再建中小规模的甲醇装置,只有这样,我国的甲醇产品才能与进口产品竞争。
3.加快国产甲醇催化剂的工业化步伐
国内甲醇合成催化剂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具备了相当的实力和水平,目前首要任务是应尽快将国产低压合成甲醇催化剂推向工业化,完全替代进口产品。今后开发方向,一是继续提高现有催化剂的寿命、活性、选择性;二是针对不同工艺开发相应的高性能专用催化剂,如高压联醇催化剂、富含CO2合成气合成甲醇催化剂、液相合成甲醇催化剂、大型及超大型装置催化剂。
4.关注甲醇工业新技术动向,加大基础研究工作
液相甲醇合成工艺具有技术和经济双重优势,在不远的将来,会与气相合成工艺在工业上竞争,并会趋于完善,循着类似低压法代替高压法的历程逐渐取代气相合成工艺。因此,应加大对液相合成工艺研究开发力度,一定要开发出自主的先进成套技术。CO2加氢合成甲醇、甲烷直接合成甲醇是甲醇工业的热点开发技术,一方面要跟踪国外先进技术;另一方面应加大基础研究工作,尤其是催化剂的研究开发。
- 上一篇:美国圣诞玩具业表现参差
- 下一篇:通胀持续冲击!美国鞋类产品需求骤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