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绣娘技养“深闺”还是走向市场
2006-01-09 11:03:57 来源:中国鞋网 中国鞋网 http://shoes.efef.com.cn/
绣庄主人姚惠芬和她的绣品
水乡木渎打算推出“当代绣娘”比赛,目前正在接受报名。记者采访了一位苏州镇湖的绣娘,在她的故事里,我们分明能看到对待苏绣保护的两种不同观点——当代绣娘:技养“深闺”还是走向市场?
水乡木渎打算推出“当代绣娘”比赛,目前正在接受报名。虽然截至上周末,主办方还没有接到一张报名表。不过,另一个与苏绣有关的信息,证明了这次比赛的社会意义。本月20日,国家级“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截止。 有关方面透露,苏绣正打算申报成为“文化遗产”。记者采访了一位在苏州镇湖的绣娘,在她的故事里,我们分明能看到对待苏绣保护的两种不同观点。
绣庄女主人 无意竞选“当代绣娘”
恍惚时光倒退几十年。十几个年轻姑娘,每人面前一个绣绷,一团团七彩的乱线,不说话的时候,只听到丝线摩擦绣布发出的“噗噗”声。如果不是头顶的空调、姑娘们身上的衣着,真会以为回到了几十年前——没有大工业、一切吃穿用都靠手工的年代。
这里是苏州郊区镇湖镇上的一家绣庄。绣庄主人姚惠芬38岁,有着“高级工艺美术师”的职称,是当地的刺绣好手之一。她环行在绣女间,轻言细语指点着针法。
“这个地方,针脚要长短不齐。”“这个地方,颜色还要增加。”针脚有长有短,绣品才不会死板;颜色丰富,才能比较出明暗、深浅。比如湖水,粗看是蓝,近看指甲大小的范围里,居然有4种颜色,深蓝、浅蓝、深褐、浅褐。颜色虽热闹,却不喧宾夺主,只显得隐隐波光流动。
姚惠芬拿过一根线,先把交缠的两股对分开,食指一拈、尾指一钩,看似浑然一体的丝线居然分出丝丝缕缕。丝线贴着针尾放,也不见她如何定睛瞄准,手指一拨一动,线就穿过了针孔。“这是1/8份,普通绣够了。至于1/24份,甚至1/48份,是绣金鱼尾巴、金鱼水泡眼、人物头发才用的。”姚惠芬解释。
这一次“当代绣娘”的评选比赛,姚惠芬不打算参加。最近几年,苏州举办了许多次刺绣比赛,她已经获得许多荣誉——从1999年开始,她连续4届在“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上获金奖或银奖。去年,她被评为“苏州市民间工艺家”、“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中国鞋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第一时间与我们联系,谢谢!也欢迎各企业投稿,投稿请Email至:403138580@qq.com
- 上一篇:闹钟枕头 大学毕业前的第一桶金
- 下一篇:通胀持续冲击!美国鞋类产品需求骤降
我要评论:(已有0条评论,共0人参与)
你好,请你先登录或者注册!!!
登录
注册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