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业动态]四川鞋进美国档次不要太高
欧盟市场实施反倾销后厂商压力最大
2月23日,欧盟贸易委员曼德尔森提出对“中国鞋”征收反倾销税的建议,让中国制鞋企业进军欧盟市场的前景变得阴暗起来。虽然至今欧盟内部对曼德尔森的建议还存在分歧,但是彼特认为最终的结果毫无悬念。他表示,最早在明天,欧盟内部就会做出决定,估计有90%以上的成员国会偏向曼德尔森的观点———对“中国鞋”征收19.4%的反倾销关税。
曼德尔森说,一旦征税后,一双在欧洲平均批发价8.5欧元的“中国鞋”将会增加平均约1.5欧元的关税。目前出口欧盟的鞋占四川鞋出口量的20%,四川鞋都公司国际招商部经理周伟担心,来自欧洲的定单会因此而下降。
对于欧盟对“中国鞋”征收反倾销税的影响,彼特认为,增收的关税可以在生产商、贸易商、经销商和消费者之间平摊,“但是生产商的压力是最大的,价格猛然提高后,中间商的利润下降了,他们有可能会减少定单,到时候企业的生产运作会因此出现困难。”
作为中国鞋的忠实拥趸,彼特认为,虽然目前在欧盟中,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国也有大规模的制鞋企业,但是当地的制鞋业正在走向衰退,“如果欧洲人不买中国鞋,我也不知道他们到哪里去买鞋。”
美国市场
人均每年消费超过7双鞋
“我是谁?是干什么的?”在昨天的讲座中,彼特引用了上世纪50年代流行于美国的一场电视秀来做开场白。彼特说:“电视秀中的人都戴着面具,别人靠向他们提问来猜测其职业,但是这是很困难的事情,除非揭开面罩。我今天就做揭开美国市场面罩的人。”
“你们在场的一个人有几双鞋?”彼特大声地说,仅他妻子的鞋就有100双,其中还不包括放在楼阁里看不到的鞋。他表示,美国是全球最大的鞋类消费市场,美国人对鞋子有很强的消费欲望,平均每个人每年消费超过7双,而欧洲则排在第三,人均接近5双。此外,欧盟还有20%的鞋是自产,但美国人穿的鞋99%是靠进口。“中国鞋已占了超过85%的美国市场,对于鞋类反倾销的事情,永远不会发生在美国!”
彼特提醒想进入美国市场的四川制鞋企业,“美国市场你要看准了,美国有2/3的鞋消费都集中在60美元左右,像Gucci或Ecco等高档国际性品牌只是个销售的概念。”
彼特表示,美国人口目前出现老龄化,消费观念保守,趋向不轻易消费或对流行样式不感兴趣。分析过去30年的统计,美国人买鞋的支出占个人总消费支出一直处于下降趋势。现在对鞋的消费人群呈年轻化,13—25岁的年轻人是美国最大的鞋类消费群体。
此外,彼特介绍道,美国鞋业市场被连锁商和名牌商操控,鞋价低、卖鞋的商店多。像美国顶尖的鞋类销售商———沃玛特就垄断了美国15%的市场,另一个销售巨头DSW则垄断了300多个品牌。
四川鞋企最薄弱环节是社会责任评估
在讲座中,彼特还向四川制鞋企业介绍了如何出口美国的诀窍:除了注意生产质量以及按期交货外,还要注意找品牌商、连锁商或购物代理商合作。
在鞋业市场全球化的趋势下,四川企业的差距在哪里?周伟表示,最主要的差距是在意识上。目前稍有规模的四川制鞋企业在硬件方面都没有问题,但是关键是软件上的差距。“进入美国市场,相关方面首先要对企业进行社会责任评估,而这是川企最薄弱的环节。”
- 上一篇:[核心报道]市民提着破鞋来投诉
- 下一篇:离职前起贪念 盗窃产品鞋被批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