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新闻]哈尔滨市某商场鞋区出现“跪式服务”
近日,哈尔滨市某商场精品鞋区为体现购买精品鞋“物有所值”,要求营业员为顾客试鞋时一律单膝跪地,实行“跪式服务”。采用“下跪”方式出售的共有四种进口品牌鞋,每双价格均在千元以上。商城有关人士称,推行“跪式服务”以来,虽然销售量没有明显变化,但是作为企业“VIP服务”文化的一部分,他们正考虑在更大的鞋区范围推行此举。
作为服务方式的规定,“跪式服务”实行月余来引起了社会强烈关注:是商家打破陈规、创新服务,还是在损伤人的尊严、做秀炒作?一场完全超越了企业规定、触及民族伦理的争论也由此展开。
“今天你跪了吗?”――服务业“跪式”成宠
哈尔滨的这家大商场推出"跪式服务"后,引起了业内不小的震动,多数竞争对手都认为"此招奇特,令人刮目"。但据了解,在目前国内的服务业中"跪式"服务正逐步代替了传统的服务方式而成为新宠:
杭州:一家大型娱乐场所的"总统包厢"消费一次上万元,服务员一律采用跪式服务,大大小小100多个包厢,天天爆满;
成都:一豪华发廊内,听音乐睡按摩床,服务员全程跪式洗发,每次只要10元钱;
宁波:海曙区新街一家大型美发厅让服务员单膝下跪为顾客服务,如果服务员不跪,下班后要被罚做100个俯卧撑。店主称,跪式服务是中国文化;
湖南:"某航空公司湖南分公司分三批从乘务员中选出20名,准备专门在公务舱为乘客提供半跪式沟通服务;
海口:花25元钱可以享受服务员全程跪式洗发服务一次;
兰州:一家酒店实行下跪服务,据说客人爆满……
一时间,"跪式服务"以"新的营销方式"的面孔开始在服务业登台亮相。"今天你跪了吗?"正取代"今天你挣没挣钱"在一些服务员中流行起来。
在哈尔滨实行"跪式服务"的商场里,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顾客:一位张姓男士说:"这的确体现了商家的服务意识,体现了对顾客的尊重。我觉得没什么大惊小怪的。这里的鞋大部分价格不菲,用服务质量弥补一下也许可以平衡一下顾客的心理。"而随行的一位女士则持相反意见:"我觉得完全没有必要,不就是个卖鞋吗,下什么跪呀,服务员只要认真热情地介绍一下鞋的特点、价格等就行了,搞那么多名堂实在没有必要。"
正方观点:别让奴性侵扰现代人
据哈尔滨实行"跪式"卖鞋的商场服务员介绍,很多顾客对"跪式"还不是太适应,他们往往自己试鞋,不需要服务员跪在一旁帮忙。对"跪式服务"坚决反对的观点主要以下方面:
"跪式服务"试图通过一些人的"自我贬抑"来突出另一些人的"尊贵",试图凭此拴住"上帝"的心,这个愿望恐怕难以实现。因为,这样的服务并不能让顾客真正体会到"尊贵"、"上帝"的感觉。实际情况也证明,对这种服务,消费者除了感到别扭和不安外,是不会真正认同和接受的。
他们"尊"的是消费者口袋里的人民币,而不是消费者本身,所以"跪式服务"从某种意义上是向金钱屈膝。
尊严无价。服务员不能没有自己的尊严。服务业是一种劳动。劳动本身值得尊重。
周敬强(社会学硕士、北京高校教师):一,服务不能以人格作为代价。我出生在农村,每逢过年我都要给自己的父母下跪磕头。在我思想中,"双膝下跪"是非常神圣的仪式,而不能简单引入商业的炒作。的确,现在是买方市场,商家为了追求效益,使用各种手段增加消费者的认同,本无可厚非,但为什么非要使用我们民族中最尊贵的仪式呢?我不知道这些服务员在提供"跪式服务"的时候,心里是一种什么滋味,也不知道坦然享受这些服务的顾客是一种什么心态。虽然现代服务理念要求服务人员最大限度满足顾客的要求,顾客也有权利对这些服务"百般挑剔",但服务决不能以人格尊严作为代价。
二,服务质量与"跪不跪"无关。在企业的营销中,"来有问候、去有送语"、"面带微笑、周到服务",已经在市场竞争中成为商家的自然选择。服务质量的确关乎企业的利润,但涉及到利润的因素还有诸如商品质量、售后服务等多种因素,难道一"跪"就可以赚回利润?显然不是。看来,有人看好"跪式服务"的关键根本不在服务,而就在于"跪",在于做秀。我们正在追求人人平等的文明社会,真的不需要这种带有浓厚封建等级色彩的"跪式服务"侵扰我们现代人。
程春香(下岗职工、家政服务员):作为一名计时工,我们也是靠劳动吃饭,另外家政公司也管理得很严格,如果我们服务不好,客户是可以投诉我们的。为了自己的收入,我们也会努力工作,但如果让我到客户家服务进门就下跪,我觉得对我是一种侮辱。我相信大多数家政工都不会接受。
辩方观点:一种普通的服务方式
在哈尔滨一家星级饭店担任前台经理的邓红女士解释说,其实社会上对"跪式"服务理解过于敏感了,这只是一种服务方式的培训。这种培训方式在东亚等国很普遍,被很多服务企业采用。在培训课程中,通过学员的"跪式"服务,树立为顾客服务的思想,引导他们放弃旧有观念,塑造谦虚自爱的形象,和顾客平等对话。
采用"跪式"售鞋的哈尔滨这家商场一位管理人员称,"跪式"没有更多的伦理、道德等内容在内,只是想让顾客体验到被尊重的感觉。这家商场的一些服务员也表示,"跪式服务"是商场的规定,"我们没想太多,工作需要吧!"
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赞同"跪式服务"的观点还有:
老百姓习惯了计划经济时代由于物质不够丰富而"享受"到的服务员颐指气使的冷酷表情。现在市场经济了,商家竞争激烈,提供一些创新性的服务,反而不习惯了。
顾客就是上帝,接受这样的服务也在情理之中。
"跪式"服务就是一种工作方式,不存在贵贱之分,能给顾客带来温馨是最主要的。
消费本身可以选择,如果消费者不接受这种服务,可以改个场所消费。
学者视点:服务方式要关注人文特点
部分学者在接受采访时认为,作为商家有在法律许可范围内选择促销和服务方式的权利,但为实现初衷,还要注意到国情特点和受众的心理接受能力。
哈尔滨工业大学公共管理研究人士卫士钊分析说,社会的价值观已呈多元化,需求的多样性、心态的多样性、谋生方式选择多样性的客观存在也是基本事实,轻率认定"跪式服务"可取,或断言"跪式服务"该反对,都不是唯物主义的态度。现在的服务市场是典型的买方市场,供大于求,竞争激烈,消费者拥有完全的主导权。在这残酷的竞争中,商家能独出心裁,想出各种点子,并不感到奇怪。
商家是以利益为终级目标,伦理和道德层面倒不一定考虑其中。
他分析说,中国社会的等级传统时间太长,等级观念深入人心。因此"跪式服务"一出台就容易被人联想到尊卑等级,也是正常的事情。鉴于国情和民族习惯,商家在选择促销方式时要注意人文特点,可以考虑在其它方面如语言、服务、柜台装饰等方面增加对顾客的人文关怀,这也许更容易让人接受。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一研究人士发表观点时认为,"跪式服务"通过一些人的"自我贬抑"来突出另一些人的"尊贵",是否就一定能"物化"到高档商品的价格上去并促进销售,最终效果还有待验证,但人们的伦理观念是不容冲破的。
哈尔滨理工大学人文社科院张教授分析说,韩日等国的传统文化中,下跪并不是什么触及伦理的事情,特别是下跪道歉更不是什么新鲜事,该国下跪的含义和我们中国有很大不同,没有我们这么浓重的等级意味。因此,即使在韩日两国"跪式服务"真的很普遍,在中国也不一定通行。另外,如果不是处于改善服务质量、提高营业素质的目的,而纯粹出于商业炒作,那么商家的算盘就打错了,要知道服务员膝下没有黄金,真正的财富在诚信的经营之中。
- 上一篇:[鞋业知识]选购运动鞋的专业宝典
- 下一篇:离职前起贪念 盗窃产品鞋被批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