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业新闻]太平洋、新世界销售不合格童鞋
“六一”前童鞋抽查近3成不合格,多因鞋底不耐磨
昨日,上海市工商局公布了针对“六一”儿童节进行的流通领域童鞋抽查情况显示,18家童鞋经销企业的36种童鞋中有10种童鞋不合格,占到总量的近3成,而不合格的童鞋中有近8成均因鞋底不耐磨。
10种不合格的童鞋主要来自上海众汇发鞋业批发市场与上海卢南装潢材料市场经营管理有限公司,两市场各有3种童鞋不合格,上海太平洋百货有限公司、上海新世界城有限公司也分别被查到2种和1种童鞋存在不合格。
按上海市工商局公布的情况显示,10种不合格的童鞋分别来自江苏、浙江、上海等地企业。10种童鞋品牌在网上能查到相关生产企业与品牌的不到一半,这些在网络上有资料显示的相关童鞋企业规模不大。一款不合格童鞋的上海总代理透露,其代理的三四个品牌的童鞋,被检测到质量存在不合格的童鞋,一年在上海的销量也就几万元。
这些不合格童鞋生产厂家对于抽查情况的反应不一。“我们老板不在,过几天再来电话问吧。”南京明璐鞋业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拒绝了记者的相关问题。卡卡拉童鞋生产厂家浙江恒昌童鞋厂负责魏大强表示,此事已交由上海区域的总代理处理。“我们接到工商部门的不合格通知后,就开始对相关产品进行整改,目前产品均已符合相关规定。”恒昌童鞋厂的上海总代理曾旭光表示。
一位不合格童鞋的经销商透露,此次童鞋抽查不合格主要集中在鞋底耐磨性不够,主要是考虑到孩子穿着舒适,而忽视了鞋底的耐磨性。“如果将鞋底做得太硬了,质量就不会出现问题,但那样鞋就卖不出去了。”
上海市工商局有关人士表示,童鞋的鞋底耐磨性是童鞋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这主要是由于儿童天性活泼好动,走路不同于成年人,鞋底更容易磨损,如果耐磨性能不合格,则会给儿童健康和安全带来隐患。
此次上海市工商局抽查到的不合格童鞋,除鞋底质量不过关外,产品标识和外观质量不合格是造成产品不合格另外两大因素。一些童鞋的面料材质标识不准确,如未按规定标注皮革面料的档次,将二层皮革及贴膜皮革标注为头层皮等。在外观质量方面,一些童鞋的相同部位允许误差未达标,一些童鞋甚至左右脚不对称,前帮长度、后帮高度不符合标准。
“小精灵娃娃”上玩具质量黑名单
上海优宝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日前在国家质检总局组织的玩具质量抽查中被列入产品质量较差的“黑名单”。昨日该公司总经理陈先生表示,此次上黑名单的小精灵娃娃玩具是“5年前做的”,产品已经5年不在国内销售了,所以该事件对公司“没有影响”。
陈先生说,抽检认为该玩具娃娃质量较差的原因是,娃娃头巾毛边没有剪好,存在危险毛边,有可能会划伤儿童皮肤。陈先生的解释是“人工做的娃娃,头巾毛边没有剪整齐是免不了的”。“国内市场根本没有优宝生产的玩具娃娃,公司早在5年前就已经不直接生产玩具了。”他表示,优宝现在只做OEM贴牌生产,基本上通过外贸公司接受国外客户的玩具制作订单。
陈先生称,优宝前几天给上海检验检疫局送去玩具检查样本,检验结果尚未出来。
- 上一篇:[行业新闻]"问题童鞋"八成不耐磨
- 下一篇:离职前起贪念 盗窃产品鞋被批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