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完全维修人才”告急!
2006-09-14 11:46:02 来源:中国鞋网 中国鞋网 http://shoes.efef.com.cn/
手机诞生的历史也是更新换代的历史。手机的发展首先淘汰了寻呼机,现在它的触角又伸向了照相机、MP3、MP4甚至电脑,似乎只要我们能想到的,手机就能将它代替。但,问题也随之而来———传统的电脑维修人员和手机维修人员由于知识和技能的局限,已经无法圆满地维修这种新的机器,急需一种新的懂各种IT产品维修的技术人才问世———
本报记者 杜建伟
手机还是电脑?说不清
9月5日上午,记者来到青龙电脑城、阳光数码港等专门经营电脑产品的场所,发现许多品牌的个人掌上电脑,已经具备了手机通话的功能。
“这应该叫掌上电脑还是手机?”在一家经营惠普电脑的柜台上,记者指着一款叫6828的机器问。
“是个人掌上电脑,通话功能并不是主要的。不过,你要是问卖手机的,他一定会告诉你是商务手机或者是智能手机。”
“它有些什么功能呢?”
“只要将上网卡插进去,电脑能进行的操作,它都能。不同的是,它具备了手机通话的功能。”
为了验证这位销售员的话,记者又跑到红三角通信广场和海印通信,在这两个地方,记者发现了具备电脑功能的手机。
“有没有可以代替电脑的手机?比如收发邮件、快速上网等等。”记者问。
“你说的是商务手机吧,现在摩托罗拉、索爱、诺基亚等许多品牌都生产这种手机。要不我给你拿几款看看?”说着,这位销售员拿出一款摩托罗拉的手机,告诉记者,这款手机可以上网。
“为什么没有电脑键盘?”记者问。
“你要的是带电脑键盘的啊,有,不过价格高点。”说着,这位销售员给记者拿出了一款叫M608C的手机,“看,有电脑键盘吧。”
“是啊。它有什么功能?”记者问。
“你看,这是google的首页。”说着,销售员将一张手机卡插进去,按了几下。“还能上QQ、MSN等,只要电脑有的,它就有。”
在随后的采访中,记者还发现了多款具备这种功能的手机,有的甚至设计成了电脑的模样,遗憾的是,商家无法给这些复杂的机器命名。
未来手机还能代替什么?说不清
当天下午,记者点击电脑鼠标来到国内某著名手机网站太原社区,与手机玩家在网上聊天。
“手机能否代替电脑?”记者将这句话写到网页上。
“你要用手机上网吗?其实现在的许多手机都具备这种功能,只是速度慢而已。”一分钟后,第一个手机玩家回答了记者的问题。
又一网友回复:“如果你平时使用电子邮箱频率比较高,处理各种文件比较多,建议使用黑莓手机。因为传统的邮件服务始终只能实现如邮件到达短信提醒,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移动商务。”
“什么叫黑莓手机?”记者问。
“黑莓是一种技术,前一段时间中国移动开始推广,这种服务能主动将邮件更新到用户的手机中,并非先行使用手机上网才能查看。我使用的索爱M608C就有这种功能。呵呵。用户可以通过手机浏览电子邮件,就算是Word、Excel、PDF文件等也可以进行处理。它可以弥补普通邮箱的不足,实现随时、随地的收取邮件。”
“照这样说,手机可以代替电脑吗?”
“这个问题不好说,但手机的功能肯定会越来越多。”
“电脑的很多功能是手机完成不了的,所以不会完全代替。我想这是一个趋势,到底能不能就要看以后的发展了!”另一位玩家发表了这样的观点。
“手机还能代替什么?”
“就目前问世的手机来说,还可以代替数码相机、电视遥控器、U盘、MP3、MP4、游戏机等等。也可以代替GPS系统,为自己的爱车导航。”一位玩家告诉记者。
“未来还可以代替医疗卡、保险卡、钱包、银行……”
“只要你能想到的,就可能被代替。”
采访中,许多专业手机玩家表示,智能手机不会完全取代电脑,但在移动办公领域将会发挥越来越广泛和重要的作用,甚至最终取代笔记本成为移动办公的首选设备也并非遥不可及的事。同样,手机代替照相机、MP3、MP4、保险卡、钱包、银行也不是不可能的事。这样,新的维修人才显得非常重要。
手机最复杂?只因新型维修人才难得
9月10日,太原市一家比较大的手机服务中心的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在他公司工作的技术人员特点很鲜明,有的专攻电脑硬件,有的专攻软件,还有懂数码照相机的……但具体到一部小小的手机,最缺的还是“全才”,毕竟手机是一个整体,对它的维护有时候必须整体“把脉”。
接下来,记者采访了某通信企业的一位通信工程师,他向记者讲述了一些电子产业方面的最新动态:2006年,电信业是最敏感和最动荡的一年。国内外的许多手机厂家倒闭了,很大的问题就是缺乏核心技术;再者,电脑厂家利用自己掌握的技术开始大规模地生产手机,一些掌握照相技术、操作系统等的厂家也参与了手机的制造与服务。目前,西门子与诺基亚通信业务合并,诺基亚收购恒基伟业隐形手机技术……
他说,淘汰、兼并、合作,不管电信业如何变,结果是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而资源优化的结果体现在售后上就是新的IT维修人员的出现。
毕业于太原理工大学信息系的董先生是某品牌电脑的技术人员,他告诉记者,以前他对自己电脑方面的知识非常自信,但现在不同了。
董先生说,最明显的就是掌上电脑的变化,内置了通话功能、摄像功能等不属于电脑领域的技术。“不用说一般的技术人员,就是我自己好多东西也不知道。很多比较专业的人来买这些机器的时候,我的知识还不如买的人多呢。”
“这是一个很突出的矛盾,公司也在组织专业人员培训,但这种全方面的人才太少了。”
本报记者 杜建伟
手机还是电脑?说不清
9月5日上午,记者来到青龙电脑城、阳光数码港等专门经营电脑产品的场所,发现许多品牌的个人掌上电脑,已经具备了手机通话的功能。
“这应该叫掌上电脑还是手机?”在一家经营惠普电脑的柜台上,记者指着一款叫6828的机器问。
“是个人掌上电脑,通话功能并不是主要的。不过,你要是问卖手机的,他一定会告诉你是商务手机或者是智能手机。”
“它有些什么功能呢?”
“只要将上网卡插进去,电脑能进行的操作,它都能。不同的是,它具备了手机通话的功能。”
为了验证这位销售员的话,记者又跑到红三角通信广场和海印通信,在这两个地方,记者发现了具备电脑功能的手机。
“有没有可以代替电脑的手机?比如收发邮件、快速上网等等。”记者问。
“你说的是商务手机吧,现在摩托罗拉、索爱、诺基亚等许多品牌都生产这种手机。要不我给你拿几款看看?”说着,这位销售员拿出一款摩托罗拉的手机,告诉记者,这款手机可以上网。
“为什么没有电脑键盘?”记者问。
“你要的是带电脑键盘的啊,有,不过价格高点。”说着,这位销售员给记者拿出了一款叫M608C的手机,“看,有电脑键盘吧。”
“是啊。它有什么功能?”记者问。
“你看,这是google的首页。”说着,销售员将一张手机卡插进去,按了几下。“还能上QQ、MSN等,只要电脑有的,它就有。”
在随后的采访中,记者还发现了多款具备这种功能的手机,有的甚至设计成了电脑的模样,遗憾的是,商家无法给这些复杂的机器命名。
未来手机还能代替什么?说不清
当天下午,记者点击电脑鼠标来到国内某著名手机网站太原社区,与手机玩家在网上聊天。
“手机能否代替电脑?”记者将这句话写到网页上。
“你要用手机上网吗?其实现在的许多手机都具备这种功能,只是速度慢而已。”一分钟后,第一个手机玩家回答了记者的问题。
又一网友回复:“如果你平时使用电子邮箱频率比较高,处理各种文件比较多,建议使用黑莓手机。因为传统的邮件服务始终只能实现如邮件到达短信提醒,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移动商务。”
“什么叫黑莓手机?”记者问。
“黑莓是一种技术,前一段时间中国移动开始推广,这种服务能主动将邮件更新到用户的手机中,并非先行使用手机上网才能查看。我使用的索爱M608C就有这种功能。呵呵。用户可以通过手机浏览电子邮件,就算是Word、Excel、PDF文件等也可以进行处理。它可以弥补普通邮箱的不足,实现随时、随地的收取邮件。”
“照这样说,手机可以代替电脑吗?”
“这个问题不好说,但手机的功能肯定会越来越多。”
“电脑的很多功能是手机完成不了的,所以不会完全代替。我想这是一个趋势,到底能不能就要看以后的发展了!”另一位玩家发表了这样的观点。
“手机还能代替什么?”
“就目前问世的手机来说,还可以代替数码相机、电视遥控器、U盘、MP3、MP4、游戏机等等。也可以代替GPS系统,为自己的爱车导航。”一位玩家告诉记者。
“未来还可以代替医疗卡、保险卡、钱包、银行……”
“只要你能想到的,就可能被代替。”
采访中,许多专业手机玩家表示,智能手机不会完全取代电脑,但在移动办公领域将会发挥越来越广泛和重要的作用,甚至最终取代笔记本成为移动办公的首选设备也并非遥不可及的事。同样,手机代替照相机、MP3、MP4、保险卡、钱包、银行也不是不可能的事。这样,新的维修人才显得非常重要。
手机最复杂?只因新型维修人才难得
9月10日,太原市一家比较大的手机服务中心的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在他公司工作的技术人员特点很鲜明,有的专攻电脑硬件,有的专攻软件,还有懂数码照相机的……但具体到一部小小的手机,最缺的还是“全才”,毕竟手机是一个整体,对它的维护有时候必须整体“把脉”。
接下来,记者采访了某通信企业的一位通信工程师,他向记者讲述了一些电子产业方面的最新动态:2006年,电信业是最敏感和最动荡的一年。国内外的许多手机厂家倒闭了,很大的问题就是缺乏核心技术;再者,电脑厂家利用自己掌握的技术开始大规模地生产手机,一些掌握照相技术、操作系统等的厂家也参与了手机的制造与服务。目前,西门子与诺基亚通信业务合并,诺基亚收购恒基伟业隐形手机技术……
他说,淘汰、兼并、合作,不管电信业如何变,结果是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而资源优化的结果体现在售后上就是新的IT维修人员的出现。
毕业于太原理工大学信息系的董先生是某品牌电脑的技术人员,他告诉记者,以前他对自己电脑方面的知识非常自信,但现在不同了。
董先生说,最明显的就是掌上电脑的变化,内置了通话功能、摄像功能等不属于电脑领域的技术。“不用说一般的技术人员,就是我自己好多东西也不知道。很多比较专业的人来买这些机器的时候,我的知识还不如买的人多呢。”
“这是一个很突出的矛盾,公司也在组织专业人员培训,但这种全方面的人才太少了。”
中国鞋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第一时间与我们联系,谢谢!也欢迎各企业投稿,投稿请Email至:403138580@qq.com
- 上一篇:广州外贸人才缺口20-30万
- 下一篇:金山有位坚守了几十年的“宝藏”修鞋匠!
我要评论:(已有0条评论,共0人参与)
你好,请你先登录或者注册!!!
登录
注册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