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站

微博 |

我的商务中心

中鞋网,国内垂直鞋类B2B优秀门户网站 - 中鞋网 客服经理 | 陈经理 钟经理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市场 > 最后的俄罗斯族鞋匠:小作坊守住感情

最后的俄罗斯族鞋匠:小作坊守住感情

2006-09-26 09:36:54 来源:中国鞋网 中国鞋网 http://shoes.efef.com.cn/

    第二届全国媒体新疆行的记者近日来到了座落在西北边陲的塔城,并在这里走访了塔城最后的一位俄罗斯族鞋匠——“华大鼻子”米佳。 

    在距离塔城最著名的双塔不远的地方,60多岁的老米佳在街边开了一家十分不起眼的鞋铺,他也是塔城市最后一个能用牛皮和桦木钉子做出一双双结实、暖和的老式皮靴的俄罗斯族鞋匠。 

    当记者走进鞋铺时,正赶上他为一位老顾客改制皮鞋。父亲是山东人、母亲是俄罗斯人的米佳,除了一个大鼻子外,似乎已经没有多少俄罗斯人的相貌特征,米佳的汉语名字叫华忠仁,和他熟悉的人对他的称呼则更亲切——“华大鼻子”。 

    应记者的要求,米佳拿出了他亲手制作的皮靴,暗红色的牛皮靴上还有缝制的花纹,手工制作很是精细,据说米佳从14岁起就开始跟父亲学习皮鞋皮靴手工制作工艺。“制作这样一双皮靴大概要花多少钱呀,”面对记者的问题,米佳大叔说“要200多元吧”,记者又问到,“那现在定制这样皮靴的人还多么?”米佳大叔点点头只说了一句“还是有人要做的”。 

    看着这个进入三四人就显得拥挤的小小鞋铺里,很难想像当年红极一时的经历,据了解,1954年,米佳的父亲和几个朋友合伙成立了塔城县丽华社,专门生产传统手工皮鞋和皮靴。1962年,16岁的米佳进了丽华社,当了一名配底工。当时一双皮鞋要经过六道工序才能完成,他用了一年零四个月,就学会了这六道工序,成为了一名真正的鞋匠。

    米佳大叔曾经对访问过他的媒体说“那时候丽华社的生意很好,名气也很大。”“出师后,我每月工资一般在70、80元,而当时一般干部工资只有40、50元。” 

    但到了1992年,曾经红极一时的丽华鞋厂由于生产的皮鞋款式太土而停产,米佳和7名职工用参股的方式成立了丽华合作股份工厂。没几年,他们和房地产商合作,以工厂地皮和个人入股的形式,将工厂地皮搞了房地产开发。 

    然而,做了一辈子皮鞋的米佳实在难以割舍父亲传下的手艺。2000年,米佳就在这间7、8平方米的小屋里开起了自己的制鞋作坊,作坊小到连铺面的牌子都没有。除了修鞋,米佳还为很多老人做那种上世纪50—60年代常见的圆头凉鞋、皮鞋,每双150元,一年能做个百十来双。“这种传统的手工皮鞋,鞋底都是牛皮做的,这样的鞋既保暖又防潮,还可以防脚气。”米佳说。 

    就在记者采访的过程中,始终有位老妇坐在身边等待米佳为她改制皮鞋,看到记者的好奇,她笑着说,“我们还是在这里做鞋的,质量很好的”。 

    由于米佳人缘好,平日里米佳的作坊成了许多老人聚会的地方,常常是顾客来了都没地方坐。每月做鞋加上修鞋,好的时候能挣700、800元,不好时,只有400、500元。

    米佳大叔曾说:“在塔城有不少老年人喜欢我做的皮鞋,只要有这帮老伙计在,我就做下去。等哪天我实在做不动了,也没有多少顾客了,到那个时候,我就可以休息了。”

在线咨询

姓名
电话
留言

快捷留言

  • 请问我所在的地方有加盟商吗?
  • 我想了解加盟费用和细则。
  • 留下邮箱,请将资料发给我谢谢!
  • 我对加盟有兴趣,请迅速联系我!
  • 我想了解贵品牌的加盟流程,请与我联系!
  • 请问投资所需要的费用有哪些!
中国鞋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第一时间与我们联系,谢谢!也欢迎各企业投稿,投稿请Email至:403138580@qq.com
我要评论:(已有0条评论,共0人参与)
你好,请你先登录或者注册!!! 登录 注册 匿名
  • 验证码:
推荐新闻
热门鞋业专区
品牌要闻
品牌推荐
热度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