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欧盟反倾销税 泉州鞋企物色新买家
7日起,欧盟正式对我国皮鞋加征16.5%的反倾销税。我市鞋企并未消极对待,在一边静观其变的同时,不少企业已开始采取反击措施,而商会也在积极斡旋中。
欧盟:订单有可能减少
昨天下午,石狮一些鞋企外贸部赖经理接受采访时表示,自欧盟从今年4月7日起对中国皮鞋分阶段开征4.8%%到19.4%%的为期半年的渐进临时关税以来,公司接到的来自欧洲的订单仍没减少。不过,由于临时关税的增加,公司不得不替欧洲经销商分担部分关税,利润明显下降。
10月7日开始,欧盟对出口到欧盟的中国产皮鞋征收为期两年的16.5%反倾销税,以取代10月6日到期的临时关税。对此,赖经理估计大多数欧洲经销商都较难承担这么高的关税,原本下给我国厂商的订单将大量转移到其他国家地区。针对这种变局,公司将静观其变,等欧洲经销商信息反馈回来后再采取相应的措施。
商会:闽浙粤联手应对
对此,我市鞋业商会昨日表示,除了配合商务部、中国进出口商会以及闽浙粤三省鞋业反倾销联盟积极应对之外,商会还将积极与欧盟客户取得联系,一方面宣传我市皮鞋产品的质量和品牌,另一方面争取与他们一起对“反倾销税”提出申诉,以共同维护双方的利益。
据了解,对于欧盟的反倾销制裁,国内鞋企仍可以通过向欧洲法院起诉和将问题诉诸WTO争端解决机制两种方式解决,如果WTO专家组认定欧盟的决定站不住脚,就可以使该决定停止执行。
企业:积极开拓新市场
与此同时,我市企业早在上月就已开始积极应对。据业内人士透露,在上月举办的德国GDS鞋展上,一些企业已重新物色到新买家,其中有确切合作意向的采购商达30多家。这些采购商大多来自南美、南非。对于即将到来的第100届广交会上,鞋企更是抱以极大的信心,都在一门心思地打算着如何多结交些新朋友。
事实上,即使在欧洲,产自我市的皮鞋仍是大有市场。仅在俄罗斯,一直定位于中高档市场的富贵鸟,近几年就取得了不俗的战果,销售量连年递增。近年来,由于在新兴市场设立了办事处,一些企业外拓市场工作取得较大进展,对于中东、北美等市场的皮鞋出口稳步上升。
省外经贸厅提供的数据显示,欧盟此次反倾销我市涉案企业有40多家,涉案金额4000多万美元,这是有史以来我市遭遇反倾销涉案金额最大,涉案企业最多的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