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营销的空地对接与前后呼应
转眼间,距2008北京奥运会正式开幕只有400多天。想当初,申奥成功之际,围绕奥运会的光荣与梦想不计其数,如今有多少已成为现实,又有多少还在路上?对于企业界而言,借助奥运契机实现跨越式发展是最令人心动的梦想,而眼下则到了梦想能否成真的关键时刻。
从营销的角度看,奥运会是一个超级的事件营销平台,把握好事前、事中、事后的节奏至关重要。目前,北京奥运会的筹备工作已进入冲刺阶段,宣传势能的汇聚速度逐渐加快,公众的注意力日益集中,企业此时若不能全面、系统地实施奥运营销战略,难免错过借势的最佳时机。远有可口可乐、阿迪达斯通过长期赞助奥运铸就的品牌奇迹,近有三星借汉城、巴塞罗纳两届奥运会完成国际化宏愿的经典案例——无论哪一个企业,都不是躺在奥运的安乐窝里靠做梦达成预期目标的,他们的成功均以恢弘的战略思维和缜密的执行计划为依托,而每一步都踩到点上则能保证其用最合理的投入赢得丰厚的回报。
作为国内唯一的奥运会TOP合作伙伴,联想掌握的营销资源最为丰富,其一举一动自然也最受关注。近期,联想的奥运营销战略显然进入了快车道,高调的理念阐释与系列的市场计划相互配合,透着“该出手时就出手”的决断力与行动力。当然,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笔者认为,在把握时机的基础上,如何在“空地对接”与“前后呼应”方面做足文章,是决定奥运营销效果的重要因素。
所谓“空地对接”是指高举高打的品牌形象塑造与注重实效的产品销售促进紧密结合,避免出现只开花不结果或过分看重短期效益的极端状况。从联想发布的策略和计划看,其在“空地对接”上已有充分的考虑,且不乏创新的思路和做法。例如:打破产品赞助、广告宣传等品牌传播的常规套路,参与奥运火炬的设计并最终中标,不啻将公共营销资源深深刻上了联想的烙印——由于火炬传递遍及全球各地,且持续时间较长,其对联想国际化战略的推进无疑将起到重要作用。在地面战中,联想面向渠道合作伙伴推出了专门的奥运激励计划,这对品牌势能转化为销售动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渠道商分享奥运营销的成果创造了必要条件。
所谓“前后呼应”则指注重奥运营销效果的延续性和累积性,在组织结构、资源分配上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根据笔者的观察,虽然联想已将奥运营销提升到战略高度,但在组织保障和资源分配经验等方面似乎还有所欠缺。由于总体投入大、预期目标高,大多数奥运会TOP合作伙伴都会成立相对独立的部门系统地部署、实施奥运营销计划,这样有助于保持策略执行的延续性,并能更准确地掌握不同阶段的效果,及时做出应对和调整。联想目前采取的方式是市场部门牵头,辅以其他部门参与的项目组——这种组织结构适用于前期的攻坚战,但要打持久战就可能力不从心。眼下成立奥运营销部为时未晚,希望联想的高层慎重考虑。
从某种意义上讲,奥运会是不可再生的营销资源,在中国举办的历史性契机更是可遇不可求。除联想外,众多国内IT厂商和渠道商亦应尽可能地寻找其中蕴藏的机会,以此为跳板,实现更高、高快、更强的梦想。
- 上一篇:TCL推动网球营销
- 下一篇:2万多双爱心童鞋,一路向西 温暖进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