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状经济时代的营销战略
北京大学教授、经济学和营销学的授课老师王建国总结出一套全新的营销理论,挖掘出全新的商业模式,创新型新书《1P理论》应运而生。1P理论是对西方传统的4P营销战略的突破,是以价格战略为核心的营销理论。
王建国教授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教书的时候,对日常生活中总能得到很多免费赠品(如打火机、食品袋、方便面、机票、旅游等)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为什么这么多物品会免费或者以超低价格提供给我们?为什么很多报业的老总们老抱怨多卖出一份报纸,多亏几分钱,却还乐此不疲地希望多卖?
后来王建国弄明白了:我们肯定有什么被利用的价值,肯定有第三方为我们买单。这是一个简单的道理,北京大学教授、经济学和营销学的授课老师王建国却因此总结出一套全新的营销理论,挖掘出全新的商业模式,王建国创新型新书《1P理论》应运而生。
“1P理论是完全自主创新的新系统营销理论,它是我十年研究的结果。”王建国教授喜欢强调这一点,他说,现今很多名声响亮的著作都是拼凑而成的,而更多人关注的大部头营销著作却又都来自西方。1P理论是对西方传统的4P营销战略的突破,是以价格战略为核心的营销理论。传统的营销战略是工业经济时代的线性营销战略,1P理论则是随着网状经济和网状营销的发展而生的,它的本质就是整合网状经济的外部效果,为第三方创造价值并借助第三方付费。
1P理论不仅仅可以解释我们平时得到的“小恩小惠”,它更主要的是为公司的营销战略,公司大项目运作改变思维,开辟新路。当然,利用1P理论,我们还可能推测出,未来看电视、听广播不但不要缴费,还可能得到一笔费用呢。讲到大项目运作,王建国列举了自己操作的一个案例。2005年北京大学举办的“中美新市场经济论坛”就是在他策划下,没有花一分钱,把上海和北京的两场论坛搞得声势浩大。因为他邀请到很多著名的经济学家,其中包括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这些人对很多第三方都有利用价值。媒体对这些话题感兴趣,企业对高端听众和嘉宾感兴趣,有广告策划公司希望利用这次机会打造名气,免费提供了很多服务……
我们来了解一下作者王建国其人。王建国幽默风趣,对自己的理论充满自信,同时又不缺乏天不怕地不怕的劲头。他喜欢说,照搬西方的现代管理和复古中国的传统管理都是失败的,“前者食洋不化、教条不适地;后者食古不化、教条不宜时。”
王建国当然不会忘记对旧理论的批判。他说,以前的4P理论建立在产业经济基础上,迈克尔·波特的著作,《蓝海战略》、《长尾理论》都已过时;而科特勒的呢,他开玩笑地说:“或许他已经发现,网状经济时代营销战略需要新的突破。但他不说呀,不然他那些畅销图书就卖不动了。”
对于王建国天不怕地不怕、狂傲不羁的个性,他的导师、经济学家黄有光讲述的一则故事颇具代表性:“在王建国攻读博士时,他就自告奋勇替Monash大学经济系组织了一次讨论中国经济问题的国际会议,请到不少知名学者,会议很成功。会议结束时,系主任上台,以主办者身份发言致谢。王建国认为他才是真正的主办者,于是不顾及是否得罪系主任,再次上台,把系主任已经发言致谢一事当成全未发生,以主办者的身份再次致谢。”
其实,《1P理论》也有一定缺憾。王建国是当今中国能够进行管理理论创新的少数人选之一,1P理论也提供给中国企业以新的思路,他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开设的1P理论课程也颇受欢迎。但把这样的理论拿到公众面前,1P理论要与4P划清界限,很难得到比较一致的认可,质疑者大有人在。单就《1P理论》这本书来说,也缺憾不少。书中所搜集的案例可替换性强,读者很难明白为什么就选中了这些案例,案例之间的衔接和一些章节中的内容给人零碎杂乱的感觉。如果说王建国的1P理论浅显易懂,是原创独到的理论创新的话,那把它组成一本书,做成一部大块头著作,却还显得有些粗糙。
作者在序言中的话,或许更能表达他的真实意图:“1P理论是我在营销理论自主创新方面的尝试和抛砖引玉之作,希望有助于在中国建立起一整套融贯中西的营销理论和管理理论体系。”
- 上一篇:会议营销变了味道
- 下一篇:2万多双爱心童鞋,一路向西 温暖进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