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岭横峰鞋业 创牌已成惟一选择
温岭横峰2400多家的制鞋及鞋业相关企业,规模企业只有70多家,大部分为家庭小作坊,生产的大多是仿制、克隆产品,为在激烈的市场上争得一杯羹,他们纷纷玩起“你很便宜,我比你更便宜”的竞销手法,一双鞋赚八角甚至于一角都无所谓。这已严重影响了当地制鞋业的发展和产业层次提升。
“横峰鞋业要做强做大,鞋企必须要自主创新和自主创牌。”在横峰鞋业自主创新和品牌发展论坛召开前夕,温岭市横峰街道办事处书记郭健跳在接受导报记者采访时,对当地制鞋企业创牌的急切心情溢于言表。
规模大 档次低
温岭横峰鞋业经历了从家庭作坊到产业规模化发展的演变。目前,横峰约有制鞋及鞋业相关企业2400多家,鞋年产6亿多双,从业人员近6万人,年产值74.7亿元,占温岭市工业产值的8%,是温岭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
近年来,由于原材料上涨,水电资源紧缺,尤其是廉价劳动力资源逐渐丧失,再加上鞋业市场滞销频繁,竞争激烈,使横峰鞋业一度迷惘。横峰2400多家的制鞋及鞋业相关企业,规模企业只有70多家,大部分为家庭小作坊,生产的大多是仿制、克隆产品,为在激烈的市场上争得一杯羹,他们纷纷玩起“你很便宜,我比你更便宜”的竞销手法,一双鞋赚八角甚至于一角都无所谓。而如此庞大的产业集聚,只有一个“弹丸”的地摊市场,近千个摊位让鞋企们进行着原始的叫卖和杀价。这些“低、小、散”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制鞋业的发展和产业层次提升。
政府急 扶持忙
横峰鞋业要走出如此困境?如何走出一条新的路子?横峰街道办事处、工商等相关部门都在苦苦思索着,他们出台了相关的扶持政策、组织鞋企负责人到外地优秀鞋企参观取经和会展、定期进行培训等活动。
郭健跳书记说:“横峰鞋业从第一家手工制鞋作坊诞生至今,产品走的是低档路线。仿皮、低档、价廉使横峰鞋业在国内外市场上积攒了人气。低档仿皮鞋的消费群体庞大,应该说,市场前景广阔,关键是否找准自我优势,企业要发展必须创新,在一个领域将其做精,形成差异化竞争观念,同时,要加强与科技院校合作,运用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不断推出自己特色产品,才能战领市场。”
对此,横峰街道办事处主任颜仁富也深有感慨地说,我们横峰具备很多区域优势,地理优越,拥有制鞋企业2400多家,年产鞋类6亿双,堪称中国鞋业之乡。然而,区域产业集聚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需要相应的专业贸易市场进行工贸联手,相互促进。面对如此庞大的产业集聚,我们也迫切需要一个鞋业市场,对外销售、展示横峰鞋业,引进鞋业配套厂商,减少采购、运输环节,降低生产成本。让鞋业兴旺,让鞋业发展。
要改变 靠意识
温岭市工商局副局长童庆波介绍,目前横峰聚集了温岭三分之一的制鞋企业,真正拥有自己品牌的企业寥寥无几,主要原因是横峰鞋业在发展过程中,产品自主开发能力很弱,大多走的是仿制之路,而经营者观念落后,品牌意识欠缺,影响了横峰鞋业整体发展。
他认为,横峰鞋业经营者还没充分认识到商标品牌是块金字招牌,企业对自创品牌愿望不强,缺乏对实施品牌战略的参与积极性。
另外,鞋业企业大多为中小规模,从生产方式上看,大多靠低价贴牌加工,以量取胜,或者销往国外,对国内销售市场未予开拓,虽然经营效益尚可,但发展动力不足。横峰鞋业再这样下去,很快就会走到尽头。
为帮助制鞋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当地工商局以“中国鞋业之乡”这一区域名片的形成为契机,以优势鞋业企业为目标,引导企业创新自主品牌。对企业要加大商标战略方面的宣传和相关知识的培训力度,鼓励区域内企业注册商标,积极主动地争创品牌。要使经营者更新观念,充分认识到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经营的规范和完善,靠低价贴牌加工以量取胜的路只会越走越窄,只有重视商标战略,致力于打造驰名商标,才能增加商标的含金量,增强产品在市场的号召力,才能受到法律更充分的保护,从而提升横峰鞋业乃至整个温岭鞋业的综合竞争力。
“狭路相逢勇者胜”,伴随着温岭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传统支柱产业的转型升级,只要横峰鞋业不断进取开拓创新,我们有理由相信,横峰制鞋业会创造出令世界惊叹的发展奇迹。
- 上一篇:红蜻蜓找到中国鞋业“蓝海”
- 下一篇:重金加码DTC模式,特步究竟在打什么算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