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市上半年皮毛皮革出口出现下滑
今年以来,在国际贸易摩擦加剧、国内宏观调控趋紧的形势下,沧州市迎难而上,外贸进出口仍取得较好成绩。据海关统计,上半年完成进出口总值63832万美元,为年目标任务的53%,实现时间过半完成任务过半,同比增长28.6%。其中出口52437万美元,同比增长27%;进口11395万美元,同比增长35%。
业内人士分析,上半年沧州市外贸呈现以下特点:
一、壮大队伍做强主体,三路大军合力并进。上半年全市118家企业获得外贸经营资格,同时新批“三资”企业21家,大大增强了全市进出口整体实力。在扩充新军的同时,加快培育出口大户,上半年全市出口超500万美元企业达到20家,比上年增加5家,超千万美元企业达到9家,新华区达力普石油专用管有限公司以出口5163万美元领先全市各类出口企业。
三路出口大军均保持增长,其中放权生产企业继续强劲增长,上半年出口2.53亿美元,同比增长四成多,占全市出口总值近半;“三资”企业和外贸流通企业出口同比增长一成多。
二、主导产业有起有伏,结构调整加快运行。以国家宏观调控特别是退税调整为动力,上半年全市工业制成品出口占全市出口总值95.8%,同比增长四分之一;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均有不同程度增长。特色主导产业不锈钢餐具、焊网制品、铸造产品等保持稳定增长;石油钻采设备继续迅猛增长并成为全市第一出口主导产业,其中石油用钢管出口同比增七成;临港开发区化工出口优势显现,不仅提前7个月完成全年目标任务,而且拉动全市化工出口增长1倍多,改变了全市多年化工出口徘徊不前的局面。
受市场变化等多种因素影响,沧州市皮毛皮革、机械及零件、草柳编等出口不同程度下滑,尽管大宗商品出口有所起伏,但其在全市出口中的主导地位没变,上半年出口占全市出口总值九成多。
三、新兴市场全面飚升。与传统市场形成鲜明对照,沧州市新兴市场出口高歌猛进。对非洲出口同比增长1.8倍,增速居各大洲之首;对拉美、大洋洲出口同比分别增长九成多和七成;对新兴市场出口占全市出口总值一成多,比去年同期提升5个百分点。
此外,沧州市贸易方式趋于多元,进出失衡有所缓解。在一般贸易稳定增长的同时,加快了其它贸易出口,加工贸易和境外承包工程带设备货物出口均有较大程度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