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关查处奥林匹克标志侵权案
上海11月15日消息 “奥运经济”为企业带来了无限商机,个别企业却运用不正当手段发不义之财。为此,上海海关在海运空运等各口岸逐步加大对奥林匹克标志专有权的保护力度,让侵权货物无法越国门半步。据统计,自《奥林匹克标志保护条例》实施以来,上海海关已累计查获侵犯奥林匹克标志专有权案件11起,查获侵权货物15.6万余件,案值170.65万元人民币。
今年初,某工程有限公司向上海海关申报出口菲律宾一批帆布鞋。根据经验,海关审单关员判断,此类货物侵权风险较高,于是下达了查验布控指令。次日,上海洋山海关对该票货物进行了查验,发现实际出口货物确系帆布鞋,但鞋上标有“Olympic”字样,存在侵犯奥林匹克标志专有权的嫌疑。海关迅速将有关情况通知了奥林匹克标志专有权权利人——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权利人验货后,确认该批货物侵权,并申请海关扣留侵权嫌疑货物,海关随即扣留该批货物。在随后的调查中,海关发现,该批货物为标有“Olympic”标志的帆布鞋401箱,共4812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行政处罚实施条例》第二十五条之规定,海关对当事人作出了没收上述侵权帆布鞋401箱,并处罚款人民币21000元的行政处罚决定。
2002年《奥林匹克标志保护条例》颁布以来,上海海关始终十分重视对奥林匹克标志专有权的保护。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临近,海关进一步加大了保护的力度,通过有效的宣传和培训,不断增强关员保护“奥标”、打击侵权的意识,并在此基础上查处了一批侵犯奥林匹克标志专有权的案件。今年6月,上海海关又查处了江苏某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出口侵犯奥林匹克标志专有权碟刹片一案,查获标有“Olympic”标识的碟刹片2200件,案值人民币2.2万元。
在严厉打击侵权行为的同时,上海海关非常注重对有关企业的教育引导。部分侵权案件中,当事人称之所以在产品上标注“Olympic”字样,是生产企业为了宣传奥运、支持奥运,并没有非法营利的目的。海关在了解相关情况后,组织专业人员来到生产企业,向负责人宣传了《奥林匹克标志保护条例》的有关规定,从源头上避免了类似情况的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