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鞋王国帮登步入而立之年
今年是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在泉州的发展史上,涌现过无数个耐人寻味的“第一”。由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教育工委书记宋长青总策划,本报新闻采编部精心采写的“寻访‘泉州第一’”系列报道从今日起陆续推出,将从经济、政治、城建、民生、文化等领域,见证30年来的巨大变化和这段不平凡的历史
泉州第一家股份制民营企业
“三十而立”——在帮登鞋业的董事长办公室里,侯炳辉咀嚼着泉州民营经济的历史,颇有些苦尽甘来的意味。这是改革开放的第30年,也是民营经济的而立之时。今天,当泉州民营经济拥有12.7万子民和4000亿元身价时,这四个字象征着辉煌与荣光
28年前,侯炳辉和他的七个伙伴,在南安洪濑镇东街低矮的小平房里,拿出10500元,成立了洪濑鞋帽厂。许多年后,侯炳辉才意识到,他开创了泉州乃至福建第一家股份制民营企业。在此之前,泉州民营经济在1978年用挂户经营的方式掀开了民营企业的萌芽。当时,晋江陈埭镇的20张集体企业牌照,被190多家联户集资企业挂户,完成了民营企业的最初探索
“从来荒径多荆棘。”侯炳辉用这样的话形容民营企业的第一步。经历了“技术短腿”等困扰后,洪濑鞋帽厂选择了童鞋。1987年,侯炳辉收购了所有的股份后,开始为打造品牌努力。“帮你登上人生高峰”——这样的品牌内涵赋予洪濑鞋帽厂“帮登鞋业”这一新名字。1995年,帮登公司引进了第一条流水生产线,从而打破手工制鞋的历史;同年,其“闪光发声童鞋”贴上中国名牌产品的标签。进入2000年后,帮登鞋业的产品代名词里,出现了“闪变侠”、“蜘蛛侠”、“弥尔奥特曼”等卡通形象,成为泉州业界率先“试水”创意经济的企业,企业触角覆盖了中国90%%的地区以及世界各地
帮登是泉州民营企业的领路人,泉州则是中国民营经济的先行者。在改革开放30周年的历史时刻,从第一家企业,窥见30年来泉州民营经济的发展之路,就像感受一个小男孩从不谙世事到自信成熟,甚至傲立群雄
第一个十年里:他出生在家庭小作坊中,只关心吃饱穿暖,对于未来想不明白,也很少去想。但是爱拼敢赢是支撑他的精神支柱,1984年成为福建乡镇企业“一枝花”,80年代末已经占据泉州经济的半壁江山。
第二个十年里:他开始展现独立的人格。试着用一些独特的优势引领潮流,大胆地创牌、向国内外先进取经,新产品、流水线是他这一时期的生活主题词。
第三个十年里:他大力开拓,把旗帜插上每一寸所走过的土地,在泉州经济地图中“十分天下中占有其九”。他独揽46个中国名牌和百余中国驰名商标,总数位居地级市之首。他与世界各大体育团队牵手,在世界各地的商场、超市、专卖店潇洒出没。终于,企业森林汇聚成集群优势,今天,当泉州收获“中国鞋都”、“中国纺织产业基地”、“中国拉链之都”、“世界茄克之都”、“中国伞都”、“中国建材之乡”等30多个国字号集群品牌时,民营经济无疑是最主要的导演者。
那么,下一个十年,他将带给我们怎样的惊喜?我们昂首期待。
第一代民营企业家留下的经典
采访泉州第一个股份制民营企业老总,其实是在打捞全泉州乃至福建人沉甸甸的历史记忆。也许南安洪濑的第一颗火种,出乎了许多人的意料。在我们的印象中,晋江的小渔村、石狮的旧衣摊也许更适合民营经济的“破土”。
今年是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在泉州的发展史上,涌现过无数个耐人寻味的“第一”。由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教育工委书记宋长青总策划,本报新闻采编部精心采写的“寻访‘泉州第一’”系列报道从今日起陆续推出,将从经济、政治、城建、民生、文化等领域,见证30年来的巨大变化和这段不平凡的历史
泉州第一家股份制民营企业
“三十而立”——在帮登鞋业的董事长办公室里,侯炳辉咀嚼着泉州民营经济的历史,颇有些苦尽甘来的意味。这是改革开放的第30年,也是民营经济的而立之时。今天,当泉州民营经济拥有12.7万子民和4000亿元身价时,这四个字象征着辉煌与荣光
28年前,侯炳辉和他的七个伙伴,在南安洪濑镇东街低矮的小平房里,拿出10500元,成立了洪濑鞋帽厂。许多年后,侯炳辉才意识到,他开创了泉州乃至福建第一家股份制民营企业。在此之前,泉州民营经济在1978年用挂户经营的方式掀开了民营企业的萌芽。当时,晋江陈埭镇的20张集体企业牌照,被190多家联户集资企业挂户,完成了民营企业的最初探索
“从来荒径多荆棘。”侯炳辉用这样的话形容民营企业的第一步。经历了“技术短腿”等困扰后,洪濑鞋帽厂选择了童鞋。1987年,侯炳辉收购了所有的股份后,开始为打造品牌努力。“帮你登上人生高峰”——这样的品牌内涵赋予洪濑鞋帽厂“帮登鞋业”这一新名字。1995年,帮登公司引进了第一条流水生产线,从而打破手工制鞋的历史;同年,其“闪光发声童鞋”贴上中国名牌产品的标签。进入2000年后,帮登鞋业的产品代名词里,出现了“闪变侠”、“蜘蛛侠”、“弥尔奥特曼”等卡通形象,成为泉州业界率先“试水”创意经济的企业,企业触角覆盖了中国90%%的地区以及世界各地
帮登是泉州民营企业的领路人,泉州则是中国民营经济的先行者。在改革开放30周年的历史时刻,从第一家企业,窥见30年来泉州民营经济的发展之路,就像感受一个小男孩从不谙世事到自信成熟,甚至傲立群雄
第一个十年里:他出生在家庭小作坊中,只关心吃饱穿暖,对于未来想不明白,也很少去想。但是爱拼敢赢是支撑他的精神支柱,1984年成为福建乡镇企业“一枝花”,80年代末已经占据泉州经济的半壁江山。
第二个十年里:他开始展现独立的人格。试着用一些独特的优势引领潮流,大胆地创牌、向国内外先进取经,新产品、流水线是他这一时期的生活主题词。
第三个十年里:他大力开拓,把旗帜插上每一寸所走过的土地,在泉州经济地图中“十分天下中占有其九”。他独揽46个中国名牌和百余中国驰名商标,总数位居地级市之首。他与世界各大体育团队牵手,在世界各地的商场、超市、专卖店潇洒出没。终于,企业森林汇聚成集群优势,今天,当泉州收获“中国鞋都”、“中国纺织产业基地”、“中国拉链之都”、“世界茄克之都”、“中国伞都”、“中国建材之乡”等30多个国字号集群品牌时,民营经济无疑是最主要的导演者。
那么,下一个十年,他将带给我们怎样的惊喜?我们昂首期待。
第一代民营企业家留下的经典
采访泉州第一个股份制民营企业老总,其实是在打捞全泉州乃至福建人沉甸甸的历史记忆。也许南安洪濑的第一颗火种,出乎了许多人的意料。在我们的印象中,晋江的小渔村、石狮的旧衣摊也许更适合民营经济的“破土”。
- 上一篇:奥康卖鞋换回奥运营销机会
- 下一篇:重金加码DTC模式,特步究竟在打什么算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