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爆发金融危机,中国经济能否独善其身?
天堂与地狱原来这么近!就在去年,作为最蓬勃向上的新兴经济体之一,越南面对的还是整个世界的溢美之词,但一年还不到,这份荣耀已然随风而去……
越南经济因通胀深陷泥潭,一系列经济乱象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前的泰国何其相似!这场危机会否蔓延,尤其是会否将中国牵连其中?悲观的市场人士认为,中国作为新兴经济体的重要代表,将不可避免地陷入“归类逻辑”传导的危机链条,假如不提早谋划应对之策,恐怕难以独善其身。不过,更多的人还是相信,实际情况或许没有那么糟糕,尽管中国和越南同属新兴经济体,但中国经济与越南经济从根本上存在天壤之别,所谓的“归类逻辑”并不适用中国。
越南经济被通胀拉下马
恶性通货膨胀,是越南迅速地从成功巅峰跌入危机深渊的“元凶”。迄今,越南通胀率已连续七个月达到两位数的水平,5月通胀折合年率高达25.2%,为13年来新高。与此同时,今年1到5月份,越南的贸易赤字已达144亿美元,超过去年全年的数额,并且赤字规模呈持续扩大态势。
当恶性通胀和收支失衡等危机征兆显露之后,越南决策层的反应却过于缓慢,且措施不够、力度不强,导致这场危机愈演愈烈——今年初至今,越南股市已缩水逾60%,房地产价格出现大幅跳水,曾经坚挺的越南盾持续贬值,而从当前的外汇远期市场报价来看,预计未来12个月越南盾还将贬值超过40%。投资者开始大量抛光越南盾,转而投资黄金和美元,异常动荡的金融市场,令大量国际资本外逃……
眼前的一切似乎爆发得太过突然。事实上,直到去年下半年,越南仍是世界资本投资的“宠儿”。2006年,越南股市以144%的累计涨幅傲视全球;在经济快速增长的背景下,越南盾也一直处于小幅升值的态势。
不幸的是,看似一片光明的越南经济,背后却潜藏着巨大危机。越南决策层犯了理想主义的错误:过分看重经济发展的速度,结果金融信贷政策过于宽松,在遏制经济过热、避免通胀和金融危机上,花得气力不够。即便各种危机征兆日趋明显之时,决策层力图控制局面,却不想放弃“改革成果”,前跋后虑,犹豫不决,一些应对措施仍过于宽松,甚至适得其反,造成民间和股市的恐慌。
市场观察者指出,去年底,国际粮食、能源价格开始大涨时,越南当局就应采取得力措施予以应对,但不愿放弃低息贷款政策,贻误了越南治理危机的最佳时机。
危机传染风险露苗头
尽管越南已经开始大力度的加息,并力挽本币的颓势,但越南经济眼下还在继续恶化。市场预测,一旦危机扩大,前期流入越南的外资和热钱将大量撤逃,如果超过了越南央行外汇储备所能承受的能力,越南盾将“一泻千里”,届时将重蹈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泰铢的覆辙。
历史会重演吗?从数位经济学家的观点看,越南经济最终崩溃并扩散的风险正在加大,新兴经济体正在进入自1997年以来最糟糕的年份。各新兴经济体正在与迅速恶化的通胀形势搏斗。值得警惕的是,除了越南之外,当前韩国、印度、菲律宾、泰国、印尼乃至南美的阿根廷等国均出现了货币贬值征兆。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越南经济几乎具备金融危机爆发的所有前提条件。越南危机给其他亚洲国家敲响了警钟,如果不迅速采取行动抑制物价过快上涨,越南将是前车之鉴。
眼下,经济学界正流行这样一个观点,新兴经济体货币危机理论的“归类逻辑”,通俗地解释就是,越南、菲律宾、印度乃至中国等国家同属新兴经济体,它们面临的宏观经济形势、经济发展模式乃至汇率机制等均十分接近,一旦某国发生金融危机,那么,按照“归类逻辑”,危机在新兴经济体链条上传导的可能性将非常大。
国际投行看待亚洲新兴经济体的前景已由喜转悲。大家都在密切关注,接下来会是哪个国家步越南后尘,陷入高通胀、货币贬值、股市楼市暴跌的动荡之中。
需要警惕的是,和越南一样,眼下的中国经济也同样遭遇CPI(通胀率)居高不下、投资过热难以控制以及人民币汇率改革等问题,境外热钱给国内经济造成的压力更甚。中国的管理层更应随时警惕悲剧的重演。
中国经济抗风险力面临考验
越南经济短期内由天堂跌落地狱,根本原因在于当地经济状况的恶化,超过25%的恶性通胀,动摇了经济持续稳健增长的根基,更威胁到货币乃至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定。
正因为此,中国经济仍有很大希望从“归类逻辑”中成功抽身。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强调,尽管中国应该对新兴经济体货币危机所具有的传染性提高警惕,但是,中国经济和越南存在诸多本质上的不同,所谓“归类逻辑”并不适用。
鲁政委表示,这次越南金融危机暴露出越南政府对于宏观经济调控能力的薄弱,而在这方面,中国央行对经济全局的控制力显然大大强于越南。中国政府对经济过热、通胀始终保持警惕,并已采取了各种调控措施。目前通胀水平处于可控范围内,并且从5月起可能进入下滑通道中。此外,中国贸易持续维持顺差,经济结构和出口竞争力很强,中央财政保持盈余状态,经济的基本面也大大优于越南。更为关键的是,截至今年4月末,中国的外汇储备已增至1.76万亿美元,这个数字超过了世界主要七大工业国的总和。
尽管如此,越南的危机信号仍务必警惕,防患于未然。知情人士透露,目前中国央行已在着手收集资料,研究越南金融危机并拟定预案,分析如果越南危机蔓延,对中国经济和金融安全将产生何种影响。值得关注的是,截至今年4月,中国在越南有571个有效投资项目,注册资金达18.7亿美元,在投资越南的82个国家和地区中名列第11位,越南还是中国原材料主要提供者之一。
来自银行的经济观察家指出,危机的传染往往是非理性的,尽管中国有自己的“特色”,但如果越南危机扩大化,不排除进一步向其他国家蔓延的可能,中国也可能会被传染。中国一方面需要做好危机救援准备,另一方面应避免人民币汇率的快速升值和资本市场的大起大落,同时设立防范热钱出逃的屏障。
- 上一篇:越南金融危机在即 鞋企选择越南或不明智
- 下一篇:通胀持续冲击!美国鞋类产品需求骤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