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购工行购买耐克鞋的《情况说明》
6月12日,国家审计署发布了1号公告,公布了救灾款物审计发现的3起违法违规事件,其中包括地处灾区的工行涪城支行用抗震救灾“特别费”购买耐克运动鞋的问题。对此,工行绵阳分行于6月13日给网易财经发了一份《关于涪城支行用抗震救灾费用购买运动鞋有关情况的说明》(以下简称“说明”)。(见2008年6月12日中国经济网)然而,仔细分析一下这份声明,不难得出有掩盖问题实质之嫌。
工行绵阳分行的说明分四个问题,包括经费来源和列支规定、购鞋理由和问题、事发后处理情况、对此事的态度和决心。应该说,这份说明对问题解释的圆满性和文字表达均无可挑剔。问题在于:它回避了问题的实质!
涪城支行用总行批准列的支抗震救灾“特别费”购买耐克运动鞋的实质是什么呢?那就是:借抗震救灾之机解决员工福利。之所以如是说,关键在于疏散并不需要穿耐克之类的名牌鞋。在四川地震灾区,由于地质灾害十分严重,到处是瓦砾和利石,疏散穿皮鞋当然不行,但更合适的是解放鞋或运动鞋,花28520元巨资购买56双耐克鞋,平均每双500余元,能说是为了疏散需要么?更何况,对于鞋这类生活必需品,完全应该由个人承担。若确实由于地震失去了家园,连鞋子都没有了,集体买鞋子情有可原。问题在于,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此外,开据发票弄虚作假,则是对解决员工福问题的佐证。如果在购买耐克鞋时,就认为符合工行总行拨付抗震救灾费时关于用于“维护灾区员工生命安全和基本生活、保全资产和维持营业网点基本运作”的规定,确实出于疏散需要,就不必在开据的销售发票中弄虚作假,把商品名称填写为雨衣、雨靴和雨伞。因此,这不仅仅如绵阳分行在说明中所称的“价格偏高”、“过于浪费,”、“违反财经纪律”,而是借抗震救灾集体谋私问题,这才是问题的本质所在。
对于工行涪城支行用抗震救灾“特别费”购买耐克运动鞋的问题,工行已做出了及时处理,行长被停职,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批评教育,员工补交了购鞋款。在正常情况下,本不该纠缠此事了。问题在于,在时下的官场盛行一种不正之风,那就是:出了问题不敢正视问题,而是千方百计遮掩,捂不住了就欲盖弥彰地诡辩,把公众当傻子,这显然与我们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背道而驰。工行的《说明》的症结就在于此,有必要予以匡正。这种教训,需要更多的单位和领导干部认真汲取,使官场文过饰非的不正之风得以纠正。
- 上一篇:李宁获颁杰出企业家奖
- 下一篇:离职前起贪念 盗窃产品鞋被批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