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男装竞争不再“低调”
2008-08-05 11:11:17 来源:晋江经济报 中国鞋网 http://shoes.efef.com.cn/
有幸陪伴本地男装企业成长的媒体人,可能近一两年都有种感觉。要从这一批具备实力的晋江男装企业里挖出点“新闻”来,不如从前来得容易了。为什么?
不是因为这些男装品牌由“高调”忽而变得“低调”了,而是早年初步完成品牌建设的男装企业,很长一段时间里把竞争埋入了“地下”。
早年扛过了亚洲金融危机的晋江男装企业们,大多选择了在全国发展代理商,建设渠道终端,以此弥补“卖方市场”转向后销路的空白。于是各家媒体成了晋江男装展示自身形象的舞台。此种做法至今还为后来者所模仿,被一些业界人士戏称为“放卫星”。名气打出去了,销路也不愁了,生存的问题解决了,接下来考虑的是:谁能走得更远?
在这一竞争压力下,在品牌持续投入的同时,一批男装企业近两年来更多地开始“暗中发力”,积攒“内功”。七匹狼、劲霸、柒牌、利郎等企业,几乎都不约而同地采取了类似的措施:一方面纷纷大规模兴建工业园,整合供应链,从源头上抓生产;另一方面改革原有销售渠道,优化终端形象,向一线城市吹向进军号角。同时积极规划上市,以期从资本平台寻求更大的发展后劲。
多年以后,与“买方市场”初建时相比,消费者对品牌品味的要求早已不可同日而语。更换LOGO提升品牌的说法,多年间也曾零星地被人们提起。其实不是不“换”,时候未到而已。
在企业的生产品质、销售渠道等各方面实力大为提升后,此次一些男装品牌果断换标,推出全新形象。我们不妨将这看做是多年“潜行”之后,企业这一轮实力升级的“外化”表现。
2007年业内盛行的“洗牌论”,令男装品牌发展陡然紧迫。又有专家提出,2008年将成为“分水岭”的一年。当品牌消费发展到“情感时代”,男装品牌“得失”在于顾客的“寸心间”。而换标的举动对企业而言,应该也仅仅只是新一轮阵地抢攻的开始,剑刚刚出鞘而已。
不是因为这些男装品牌由“高调”忽而变得“低调”了,而是早年初步完成品牌建设的男装企业,很长一段时间里把竞争埋入了“地下”。
早年扛过了亚洲金融危机的晋江男装企业们,大多选择了在全国发展代理商,建设渠道终端,以此弥补“卖方市场”转向后销路的空白。于是各家媒体成了晋江男装展示自身形象的舞台。此种做法至今还为后来者所模仿,被一些业界人士戏称为“放卫星”。名气打出去了,销路也不愁了,生存的问题解决了,接下来考虑的是:谁能走得更远?
在这一竞争压力下,在品牌持续投入的同时,一批男装企业近两年来更多地开始“暗中发力”,积攒“内功”。七匹狼、劲霸、柒牌、利郎等企业,几乎都不约而同地采取了类似的措施:一方面纷纷大规模兴建工业园,整合供应链,从源头上抓生产;另一方面改革原有销售渠道,优化终端形象,向一线城市吹向进军号角。同时积极规划上市,以期从资本平台寻求更大的发展后劲。
多年以后,与“买方市场”初建时相比,消费者对品牌品味的要求早已不可同日而语。更换LOGO提升品牌的说法,多年间也曾零星地被人们提起。其实不是不“换”,时候未到而已。
在企业的生产品质、销售渠道等各方面实力大为提升后,此次一些男装品牌果断换标,推出全新形象。我们不妨将这看做是多年“潜行”之后,企业这一轮实力升级的“外化”表现。
2007年业内盛行的“洗牌论”,令男装品牌发展陡然紧迫。又有专家提出,2008年将成为“分水岭”的一年。当品牌消费发展到“情感时代”,男装品牌“得失”在于顾客的“寸心间”。而换标的举动对企业而言,应该也仅仅只是新一轮阵地抢攻的开始,剑刚刚出鞘而已。
中国鞋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第一时间与我们联系,谢谢!也欢迎各企业投稿,投稿请Email至:403138580@qq.com
- 上一篇:“奥康·刘翔助威团将出征北京
- 下一篇:离职前起贪念 盗窃产品鞋被批捕
我要评论:(已有0条评论,共0人参与)
你好,请你先登录或者注册!!!
登录
注册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