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吾尔族鞋匠两年送200双“爱心皮鞋”
“修鞋还是买鞋?”阿不都热合曼热情地招呼着。
来人是一位维吾尔族中年女子。“修鞋。”她脱下鞋递过来。阿不都热合曼一看,皱起了眉头:“这鞋子破成这样,不太好修。”中年女子不好意思地说,她只有这一双皮鞋,如果不修就没得穿了。
阿不都热合曼打量了一下她,对方衣着寒酸,显然家境不好。他沉吟了一下,找出一双新皮鞋,说:“这双皮鞋你试试,合适的话拿去穿吧!”
这是10月21日,发生在乌鲁木齐市二道桥市场旁边小巷中阿不都热合曼鞋店里的一件事。
在周围人眼里,店主阿不都热合曼是个“傻”店主,生意经常就成了免费赠送。开鞋店8年了,一个店变成两个,两个徒弟变成15个,店里生意越来越红火,可今年买房时,阿不都热合曼居然凑不齐20多万的房款。
“这样做生意不亏吗?”经常有人这样问,阿不都热合曼总是笑呵呵地回答:“亏什么呀?现在比以前好多了。”1984年,阿不都热合曼揣着40元钱从南疆来到乌鲁木齐,他用这40元钱做本钱,成为一个卖菜的小贩。有一天,他在路上遇到一个病人,因为没钱看病,躺在路边。“多可怜的人。”他想,随即从刚挣到的卖菜钱里拿出20元钱给了这个人。后来,阿不都热合曼借钱摆起了修鞋摊,一干就是15年,并在2000年接手了这家皮鞋店。
无论是摆修鞋摊还是开皮鞋店,热心的阿不都热合曼从没停止过帮助那些穷困的人,修了鞋不收钱或者倒贴钱是他经常干的事。2006年,爱帮助人的阿不都热合曼加入了乌鲁木齐“爱心爸爸”团体。
有一次,“爱心爸爸”们到乌鲁木齐市46中为20名家境贫困的孩子捐款。活动快结束时,一直在一边默不作声的阿不都热合曼开口了,他说他想给这些贫困孩子每人做一双皮鞋,并当场给这20名孩子量了尺寸。
回来后,他和徒弟们立刻开始动手做鞋。因为阿不都热合曼经常做好事,他的行为也感动着徒弟们,他们纷纷表示不收这些鞋子的手工费。
一双鞋,从剪皮子到做成成品,需要大约一个星期的时间。那段时间,谁也不会知道,一个小小的鞋坊里,一个个忙碌的身影,一双双劳动着的手,一颗颗滚烫的心里跳动着一个善良的目的——让那些贫困的孩子穿上新皮鞋。
阿不都热合曼永远也忘不了孩子们穿上新皮鞋时的情景,他们的欢笑足以让他多日来的劳累一扫而光。
此后,阿不都热合曼给贫困孩子做“爱心鞋”的行为便一发不可收拾。两年来,除了给一些贫穷的顾客送鞋,他还给200多名贫困学生送去他做的 “爱心鞋”。今年3月,汉族女青年王燕娜为维吾尔族男孩毛兰江捐肾的消息传到阿不都热合曼的耳朵里,阿不都热合曼非常感动:一个汉族女孩居然能为维吾尔族小伙子捐肾,他还有什么不能做的呢?他随“爱心爸爸”去看望了王燕娜。看到王燕娜穿了一双塑料拖鞋,回来后,阿不都热合曼选了一张最好的皮子,精心做了一双皮拖鞋送给王燕娜。看到这双凝聚着阿不都热合曼浓浓爱心的皮拖鞋,王燕娜非常高兴。之后,阿不都热合曼又为王燕娜的家人每人量了尺寸,为他们每人做了一双皮鞋。
冬天到了,阿不都热合曼心里又在筹划了,要做4双皮棉鞋,一定要选最好的皮子,鞋里要铺上厚厚的羊毛,这样在寒冷的天气里脚也不会冻着。这几双鞋子他准备送给王燕娜和她的家人。想象着王燕娜一家收到鞋子时高兴的模样,阿不都热合曼满足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