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革城等10家浙商领军市场应对制造业窘境
这是浙江省工商局局长郑宇民形容作为上游产业的制造业目前遇到的严峻局面:“严峻到什么程度呢?严峻到红军长征吃草根、树皮的程度,严峻到上甘岭坚守战士干裂的嘴唇一直在喊‘水!水!水!’的程度。”
这是浙江省市场协会秘书长吕振华形容作为下游产业的各大流通市场目前走到的境地:“市场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制造业传递过来的压力信号已经越来越明显,所有市场都要知道,秋天之后是冬季。”
的确,情况不容乐观,但从来不甘于失败的浙江商人们,早已在市场里做起抵抗寒冷的各种努力。
市场大片之《士兵突击》
市场小老板:以前一毛一毛谈价现在五分五分谈价
坐在中国轻纺城联合市场二楼的门市摊位里,樊晓手中拿着一个记满了客户联系方式的笔记本,不断打着各种电话。其实,她的耳朵里这半年来已经听到不少摊位租金下降,或者要转包出去的消息。
樊晓却还在坚持:“只不过,现在每天早上醒过来就觉得已经欠了人家500块钱。”这个面容年轻却已极其老练的女商人笑笑说,15万一年的摊位费让她颇感几分压力,毕竟今年赚钱不易。
市场里的惯例也在变化,原来摊位曾经可以一租六年,现在早已经变成一年一签。今年春节前,樊晓和老公商量,还是用15万的价钱把这个二楼摊位续租了下来,这已经是他们第四年在这个熟悉的小小的10平方米的“战场”上奋斗了。
当时,市场里已经渐渐有消息传出来,说是摊位租金有下降的趋势。租金是和对第二年市场生意好坏的预期直接联系在一起的。当初生意火爆时,整个轻纺城里最好的一个小小摊位,上百万的租金都习以为常。
可到了春节后一开市,摊位租金纷纷“水落船低”。绍兴当地媒体曾刊登过一个调查,2008年市场营业房的租金降幅从10%到50%不等,轻纺城东市场有个门市部去年租金为58万元,今年则只有40万元。
“生意的确不如以往好了,尤其是外贸的单子少了不少。”樊晓笑笑说。因为今年人民币升值、国际市场影响等因素,许多外贸服装订单因利润过薄甚至亏本而撤消,这部分面料的需求也大幅缩水。
用浙江省市场协会秘书长吕振华的话说,就是“虽然今年上半年浙江4000多个市场的交易额还在增长,增长幅度大约为7.6%,这个增速已经明显低于去年同期,尤其是和外贸紧密相关的各种市场遇到的困难更大一些。”看着窗外,他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话:“对于各个市场来说,也许现在还是初冬吧。”
在樊晓看来,生意虽不至于差到用‘撑’这个词,但额外的汗水和口水,还是需要的。隔三岔五,樊晓和老公就会把那本在他们眼中甚至比存折还要重要的电话本翻出来,跟老客户们联络联络。
和樊晓一样,现在市场里的每个人都在尽十二分的努力。在东市场中的林水清已经做了八年裤料生意,这段日子正是她最忙的时候,换季时节到了,厚衣服要做出来,面料订单也随之多了起来。
现在利润已低到了5%左右,可林水清却还忙得不亦乐乎:“不做,不是更没钱赚!”10来块钱一米的面料,原来是一毛钱一毛钱地谈价钱,林水清现在改成五分钱五分钱地谈。对此,在义乌开着一个翻译社,同时也做着工艺品中介的张瑞新最有感触。“Nopains,nogains。”张瑞新的QQ上的签名档是这样一句话。
市场大片之《奋斗》
实干+巧干:当年能办起来,如今就能活得更好
“日出万匹绸”,曾是一两百年前对嘉兴桐乡濮院的描述,随着最近几年濮院羊毛衫市场的蓬勃发展,这句话已慢慢演变成了“日出十万衫”。小小的镇子已经以“中国羊毛衫之都”的盛名吸引着国内外四千多家纺织企业以及6000多家商户。
正因如此,国内外市场上的任何风吹草动都能在这里掀起波澜,更何况是已能吹起层层浪花的阵阵强风。
走进羊毛衫市场,几乎每个经营户都能随口说出几个目前的最大困难:国际市场需求下降、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原材料涨价、劳动力成本上升……邵一平也不例外:“今年5月份的一天,我坐在门市里一天都没接到一个来问问报价的电话,真觉得有点不对劲。我虽然安慰自己,羊毛衫是有季节性的;但心里还是有点担心的,今年的生意的确比去年难做一点。”
难一点,但这绝不代表毁灭性的打击。桐乡税务部门有这样两组对比数字:今年上半年当地纺织业的税收是6.3亿元,而去年是5.3亿元,同比增长19%左右,增幅同比稍稍放缓。
“我们本地的纺织业还在发展,对于市场,我们也同样保持谨慎乐观。”羊毛衫市场管委会的一位工作人员这样表示。
不过,市场里的经营户却早已各显神通。李兆兴笑着和记者说,自己原来也算是个小老板,现在变身“业务员”。原来,他有一个门市,也有一个五十多名工人的小羊毛衫加工“作坊”,如今经营压力大,他和几个同在市场里做生意的朋友一商量,索性大家都把各自的小“作坊”一关,把最好的机器和有技术的工人都合并在一起搞了个新的“联合体”,然后各自把所有接到的订单都放到这里来做,“这样节约成本啊,不管是老板还是业务员,能赚到钱就好啊。”
快40岁的李兆兴笑笑,他在这里做了八九年的生意,是跟着市场一步步壮大起来的:“当年我们能想办法发展起来,如今就一定有办法撑下去。”
如果说李兆兴他们是用“实干”来继续拼下去,那么陈兴发就属于“巧干”了。宁波余姚的中国塑料城的一个门市里,46岁的陈兴发正看着一台笔记本,不会聊QQ,甚至不知道新浪网址的他却熟练地从收藏夹中找出一个网页打开,和塑料行业有关的供求信息一条条排列在屏幕上……
就在同一个城市另一幢楼的一个办公室里,朱金祥也开着这个网页,时不时去看上一眼,和陈兴发正在找商机不同,朱金祥是办起这个网页的人,他名片上的头衔是“浙江塑料城网上交易市场总裁”。
“浙江塑料城网上交易市场”属于“中国塑料城”的一个重要分支,四岁的它今年的成交额预计可以突破500亿元。这中间有朱金祥们的努力,也有张炯们的口水。
张炯,网上市场中负责广东片区市场推广的年轻人,面容白净、看上去腼腆害羞,但介绍起网站来,那可真是“声情并茂,一套一套。”这口才,是在“说服”从来不上网的客户的过程中练出来的。
也就在这样不厌其烦的努力中,网上市场拼来了2000多个固定原料交易商,5000多家塑料企业商家,以及每天一多亿元的成交额,8000多条的供求信息。
“这8000条信息现在是公开公布在平台上,这就是个富矿,今年年底我们就要再开发一个平台,把这些信息背后的交易,都放到网络上来快捷方便地完成。按照保守估算,发展初期,这类交易的金额就可能达到50亿元。”朱金祥很有期待地说。
看来,如今陈兴发还是在网络上看信息,不久后,他就能到网络上签合同了。
市场大片之《亮剑》
“现代”探路进行时:站得更高行得更远
章鹏飞坐在黄龙体育场附近现代大厦的17层的办公室里,虽然看不到绿茵场红跑道,可每当体育场里大赛进行时,观众的加油呐喊声总能顺风传进他的耳朵里。
可章鹏飞参加的“比赛”,时刻都在进行。45岁的他是个有着近20年“参赛”经历的老资格,现在,他的主项是“办市场”。
在现代联合集团旗下,现在有浙江家电市场、浙江省食品市场,山东现代家电市场等9家专业市场,年成交额已达千亿元。有着这么大一份家底,稳定发展也许是最保险稳妥的选择,更何况目前经济大势并非一马平川。
可这位曾经画画拿奖的老板偏偏有个大计划:五年内,“中国·现代”这个牌子要挂在全国200家专业市场的大门口。
要实现这样听上去似乎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章鹏飞手里拿着一本反复修改之后的规划介绍,笑着说了一句:“再拼一次。”
拼点什么呢?眼光!这一点,章鹏飞自认并不缺乏。早在1991年,资金紧张的他却还怀揣20多万元去工商局一口气注册了43大类198个“现代”商标。这笔似乎有些不着调的投入后来发挥大作用,韩国现代汽车找他来谈判了。直到现在,现代汽车还只是“借”章鹏飞当初注册的牌子在用,当然老章的收益自然丰厚了。
而这一次,他的头脑火花是——市场搞连锁:不但所有的市场都是以“中国·现代”这个统一的名字命名连锁经营的,而市场里的商户,也都是在所有的这些‘现代市场’里连锁经营的。
“打个比方,在杭州勾庄的农副产品批发中心里,我们会开一家‘现代台湾食品城’;而在台湾也将会有一个现代食品市场要开业。台湾市场里的品牌,我们会带到杭州,杭州现代市场里的本地特色品牌,也会带到台湾去。”说到这里,章鹏飞有些激动,在他的计划里,每个市场里的品牌都会“拷贝”到其他的市场里去,越做越大……
章鹏飞的探索是全国第一家,而开出一条新路来,对浙江来说意义尤重。浙江是市场大省,有4000多家市场,可所有市场的交易额加起来还不如一个家乐福;而在今年的局势下,市场要生存,要发展,单靠传统式的单枪匹马打拼是不灵的,需要从规模、体制,尤其是理念上的突破和创新。省市场协会秘书长吕振华也这样认为:“现在经济发展,需要从更高的角度看市场了,独占一隅,终究不能成了大气候。”
就在不久前,义乌中国小商品城、绍兴中国轻纺城、永康中国科技五金城、海宁中国皮革城等10家浙商领军市场抱团成立“浙商市场战略联盟”,筹备浙商市场联合投资股份公司,将以股权和资本为纽带展开全方位合作。主要投资商业地产、专业市场以及城市新兴CBD,并把这种浙商市场模式向全国辐射。
章鹏飞的大计划,也在进行中。就在今年六月份,第一批9家市场已经开始“连锁”;勾庄的“现代台湾食品城”目前招商已基本完成,预计明年初开张。现在章鹏飞拥有的市场里一大批已经成熟的管理方式和经验都会运用到新的“加盟店”里去,到时候,他还要办学校培训大量人才……
秋天里布局,熬过冬天的锤炼,就能笑着迎接春天了。
“我在很小的时候特别喜欢游泳。但第一次渡钱塘江的时候没渡过去,只游了大概几百米,就感觉受不了,没坚持下去。后来,我知道哪怕在最困难,在消耗最大的时候也千万不能放弃,一放弃就失败了。知道了这一点,我后来又去游了,成功了,现在我游钱塘江可以打两个来回。”采访的最后,章鹏飞说的这段话似乎无关市场,却有关未来。
- 上一篇:国内专业水貂熟皮市场价格大幅缩水
- 下一篇:以高质量党建引领皮革行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