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货上网,何时不做摆设?
【】随着百货业传统淡季的到来,不安于旁观者角色的百货业也悄悄把触手伸向互联网。近日,北京、广州多家百货商家高调宣布进军电子商务。
百货业所看中的,是庞大的网上消费群体。最新资料显示,2007年淘宝网交易总额突破433.1亿元,这一数字高于华润万家(379亿元)、大商集团(361亿元)、家乐福(248亿元),跃升为中国第二大综合卖场。无庸置疑,传统百货业也希望到网上分得一杯羹。但实际上,相比于实体店,百货商场的网店却并未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百货的经营者也并没有把该业务当成主要盈利点,百货网店顶多只是一种“有益补充”,不少网店甚至成了抢占网络资源的“摆设”。
笔者登陆了一百货的网上商场看到,很多商品只注明网价,而没有市价,品种数量也有限,甚至一些新上市的产品只做成了海报,没有详细的产品介绍和价格,也不能从网上订购。而对于消费者来说,百货网店的最大劣势在于缺乏触摸感,消费者很难对商品质量产生信赖感,也没有像逛实体店时的那种愉悦感。
从更深层次讲,百货商场的盈利主要取决于返点和供应商柜台商品的销售额。而供应商的战略定位于零售商场,一般也很难再利用电子商务模式营销,因为这样做会对其商场销售产生冲击。因此,网上商城不能像原来那样简单地把商铺复制到互联网,而还应区别定位。
那么,百货选择发展网上业务是不是明智的选择?现在还不好下结论。但如果未来电子商务不断侵蚀这个市场,大量消费者都在网上进行购物,那么传统百货业的蛋糕就会越来越小。从这个角度来讲,进军网店就该是百货业要仔细考虑的出路之一,而不能再只是一种“摆设”了。
- 上一篇:为什么时尚品牌偏爱体育明星?
- 下一篇:重金加码DTC模式,特步究竟在打什么算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