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牛软鞋面革的鞣后湿加工工艺
【中国鞋网】 (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北京100016)
摘要:以生产实践为基础,详细介绍了黄牛软鞋面革鞣后湿加工过程中的工艺控制条件。
关键词:黄牛皮;软鞋面革;工艺
中图分类号:TS5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602(2009)01-0003-02
1引言
黄牛软鞋面革在皮革市场上占有重要的份额,利用它设计制造的休闲鞋、筒靴外观时尚、穿着舒适,颇受消费者的青睐。市场上对黄牛软鞋面革的要求有革身丰满、身骨好、柔软,具有一定的弹性、延伸性和可塑性;革面平滑细致,无裂面、管皱及松面现象,革里洁净,无油腻感;颜色均匀一致,色泽鲜亮;厚度均匀、平整。本文将对生产黄牛软鞋面革工艺技术进行介绍。
2黄牛软鞋面革加工的基本思路和工艺流程
基本思路:从“软”字上着手,做到“软而不松”。
工艺流程:蓝湿皮分选-挤水平展-摔软-削匀-修边-称重-脱脂-水洗-复鞣-中和-二次复鞣-染色-加脂-水洗-挤水伸展-真空干燥-挂晾干燥-喷水回潮-振荡拉软-绷板干燥-挑选分类-修边-涂饰
3黄牛软鞋面革加工的技术要点和工艺实施
3.1蓝湿皮的分选
蓝湿皮的分选是为了更好地控制生产和保证产品质量,也是“看皮做皮”的基础。选择同一路别,品质较好,张幅大,粒面伤残少,皱折少,部位差小,手感柔软、丰满性好、粒面光滑细致,色泽均匀呈浅湖蓝色的蓝湿革。
3.2湿加工前的准备
选好蓝湿革以后,先采用通过式挤水伸展机挤水平展。然后通过转鼓的摔软作用消除革面部分折皱,并使坯革柔软,各部位含水量均匀。削匀厚度控制在1.1~1.2mm,厚度均匀一致。然后修去无用的边角,直口剪为圆口。最后对蓝湿革准确称量,作为后工序中的用料依据。
3.3回湿
复鞣前蓝湿革必须充分回湿,使革纤维恢复到自然舒展的编织状态,为后续工序中化料的渗透、结合打下良好的基础。工艺:200%水(35~40℃),2.0%草酸,0.5%AD,转60min。测pH=3.5~3.8,水洗。
在工艺中加入草酸是为了加强对蓝湿革的漂洗,将蓝革表面结合过多的铬盐除去,使粒面变软,改善手感。AD是一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可以帮助蓝革脱脂和回湿。
3.4复鞣
为了进一步提高皮革的收缩温度,减少蓝革松面、裂面和粗面,赋予皮革柔软的手感,良好的丰满性,确定以铬复鞣为主,其它各种功能的复鞣剂为辅。
工艺:100%水(35℃),1.0%AF135,转10min,3.0%Ter-gotanTSP,2.0%TergotanPR,转60min,0.3%甲酸,转30min,测pH=3.8,2.0%TanicorCSD,6.0%,铬粉(B=33%),1.0%CatalixU,转90min,1.0%甲酸钠,转30min,0.8%小苏打,分二次加入,每次间隔30min。
测pH=4.1,停鼓过夜,次日晨转30min,水洗。
其中AF135是一种黑染料。复鞣之前先对坯革进行预染,增加成革表面黑度。TergotanTSP是一种有机树脂的聚合物,可赋予皮革细致、紧实的粒面和极好的柔软度。TergotanPR是一种丙烯酸树脂,它对蓝革松散的腹肷部位有很好的填充作用。
选择含铬合成鞣剂TanicorCSD和阳离子加脂剂CatalixU与铬粉搭配使用,可获得较好的复鞣效果。TanicorCSD渗透性好,容易被皮革吸收,而且能得到均匀明亮的染色效果。通过CatalixU的润滑作用,可防止皮革在转鼓里缠绕,增强皮革的抗张强度和缝口耐撕裂强度,分散铬鞣剂,同时分散天然油脂。
复鞣过程中应注意铬粉用量不大于6.0%,在保证鞣透的前提下避免皮表面变粗,部位差增大。复鞣结束后,在原浴液中缓慢提碱。
3.5中和
中和程度和时间上要控制得当,操作中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液比。液比太小,容易发生缠皮,部分革易被撕裂,而且还会造成皮革中和不均,所以液比应控制在1.5以上。
(2)温度。一般控制在35℃,温度过高易使皮表面中和过度,而皮心中和不透。
(3)中和剂的选择。为获得良好的中和效果,中和初期选择Clariant公司的TanicorAPR,它具有好的缓冲作用,对铬络合物碱度影响小,中和作用温和均匀。待中和缓冲浴形成后,选择甲酸钠和小苏打两种中和剂配合加入。这两种中和剂配合使用可以互相弥补各自的不足,从而获得良好的中和效果。
(4)中和时间。为使皮内外中和均匀一致,中和时间控制在80~90min。
工艺:150%水(35℃),2.0%TanicorAPR,转20min,1.5%甲酸钠,0.3%小苏打,转60min,测pH=5.0,充分水洗,将革内一些可溶性的盐除去,避免皮坯产生盐霜。
3.6复鞣、填充、染色
黄牛软鞋面革的风格要求复鞣保持皮革的手感柔软,身骨挺实。通过前面的工序,黄牛软鞋面革的一些性能已初步体现,但边腹部位和整体的丰满度仍有不足,粒面还不够紧实、细致。针对这些现象,主要选择以下几类材料:TergotanESN丙烯酸类复鞣剂,填充性能好;TergotanPMB复合聚合物树脂复鞣剂,使粒面紧实而细致;TergotanRSN氨基类树脂复鞣剂,对边肷的选择填充效果好;TanicorSG替代性合成鞣剂,可提高革身丰满度;软性荆树皮栲胶,用来提升革身的丰满度和弹性。复鞣填充的过程中,适当的用一些油脂,可使整张皮的手感趋于一致。
黄牛软鞋面革要求染色深透,颜色均匀鲜亮。要选用染色坚牢度好、耐汗渍、耐光的染料。染色时使用一些分散单宁CoralonOT,可帮助皮坯获得很好的染色效果。
工艺:100%水(35~40℃),2.0%TergotanTSP,转20min,1.0%DerminolCFS,转10min,2.0%TergotanESN,3.0%Ter-gotanPR,转50min,2.0%GF(黑染料),1.0%CoralonOT,转30min,3.0%MimosaFS,3.0%Tani-corSG,5.0%TergotanRSN,1.0%DerminolCFS,转60min,0.5%甲酸,转30min,水洗。
3.7主加脂
为了满足黄牛软面革的要求,应合理使用加脂材料,使之在润滑保护皮纤维的同时,改善皮革的物理机械性能,如延伸性、拉伸强度、撕裂强度等。油脂的用量控制在11%~12%,加脂剂品种的选择不能太单一,最好是3~4种。操作中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液比。小液比可以加速乳液的渗透和扩散,有利于提高加脂剂的吸收,缺点是对皮革机械作用强,粒面易受损伤。所以液比应较大。
(2)温度。温度控制在50~55℃之间,有利于油脂的乳化、渗透和吸收。
(3)时间。为保证加脂剂的充分渗透和分散,时间控制在60~90min,加脂剂被吸收干净后,加酸固油。
工艺:200%水(55℃),2.0%DerminolNLM,2.0%DerminolNKS,2.0%DerminolSU-10,2.0%DerminolCFS,转60min,2.0%甲酸,稀释后分两次加入,每次间隔30min。
DerminolNLM是一种卵磷脂,赋予皮革柔软的手感,光滑滋润的粒面;DerminolNKS是一种牛蹄油,对提高革面紧实性及抗撕裂性有帮助作用;DerminolSU10是一种复合加脂剂,它可使皮革柔软丰满。
3.8湿加工后整理
复鞣加脂后静置控水,适当延长静置时间有利于革内材料分布。然后进行以下工序:
(1)挤水伸展。要求伸开、伸平,整张坯革平整,无死折。
(2)真空干燥。将坯革肉面向上铺于板上,用力将坯革整张推开,真空度0.06MPa,温度75~80℃,时间2~3min。真空干燥后,将坯革放置平整,静置3~5h。
(3)挂晾干燥。温度控制在35~40℃,缓慢干燥,在干燥的过程中,鞣剂、染料及油脂逐渐与革纤维结合,直到最后固定。同时,革身得到良好的定型并保持一定的弹性。
(4)喷水回潮。用喷枪将35~40℃的热水均匀喷于干坯革的肉面,用塑料薄膜盖严,回潮时间12~18h。
(5)振荡拉软。按照革身的柔软度决定振荡拉软时间,使革在不松面的情况下,尽可能柔软。
(6)绷板干燥。在自动绷板机上进行,要求坯革整张平整,无荷叶边。
(7)挑选分类和修边。按伤残情况将坯革分为全粒面和半粒面革,修去烂边、须边及死折,保持皮形完整。最后对黄牛软鞋面坯革进行涂饰。
- 上一篇:运动鞋底性能的改进
- 下一篇:厉害了!二氧化碳回收制鞋技术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