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鞋业界翘楚,奈何回天乏力?
2009-08-19 10:34:37 来源:人民网 中国鞋网 http://shoes.efef.com.cn/
中国鞋网8月19日讯 多元化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主营鞋业兼投资矿产等行业的温州知名企业——霸力集团日前陷入停产风波,转由政府部门监管、维稳。霸力集团,曾是浙江省皮鞋行业的首家集团公司,却意外在历经17年的发展之后遭受重创。知情者或迷惑不解,或扼腕叹息:难道霸力鞋业王国真的崩塌了?
四年南下路,有风光也有黯淡
2005年,在霸力集团掌舵人王跃进的带领下,霸力集团开始南下,目标直指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贺州。这个建市不久的地级市,像大多数地方一样,采取招商引资的方式加速城市建设,无意间将王跃进卷入了这股城市化建设的浪潮。
群山环绕的贺州,矿厂资源极为丰富。而这,也正是王跃进钟情贺州的原因。2005年4月8日,浙江霸力集团贺州矿业有限公司在广西贺州挂牌成立。选择矿业,源于王跃进对矿业前景的深信不疑。在进军贺州不久之后,王跃进面对来访的媒体说,当地的稀土、大理石等资源有着极大的开发潜力,并不加掩饰地说明,当地开采出来的矿石成品价格低廉,如常用的大理石与温州相差20来倍,存在着巨大的市场空间。
资本的逐利性让王跃一头扎进了矿产开发。霸力集团一位副总说,王跃进忙于在广西开矿,已无暇顾及鞋业事业。
在广西的几年,王跃进有波折也有风光,从当地媒体的零星报道中我们可见端倪。2006年10月12日,因涉嫌非法开采贺州白面山矿段,贺州市国土、安监等多个部门对霸力开采的矿场进行了查处整顿。而在《贺州市政府2006年“十一五”规划纲要报告》中,浙江霸力集团与当地政府合作开发的项目又出现在该报告的显要位置。
截然不同的境遇,在掌舵者王跃进身上都得到了体现。霸力集团在贺州经营的矿产事业是否顺风顺水,成了破解霸力迷局的关键。记者多次联系当地招商等相关部门时,都未能给出一个明确的经营情况。
有据可查的是,目前王跃进名下的霸力集团在广西、温州两地银行负债1亿元以上,其中大部分资金用于矿产投资。
曾是业界翘楚,奈何回天乏力
没有征兆,霸力鞋业就停产了。这对于霸力鞋业的员工们而言,损失并不算很大,毕竟工资已经结算到当月10日,在温州市劳动部门的协调下,200个霸力鞋业的员工们已安心拿到了剩余的工资,唯一需要担心的是,该如何去寻找下一个东家。
没有王跃进的霸力集团,已经光辉难继。将在营在,将亡营散,在霸力集团的变故中得到了演绎。在温州鞋业中,霸力是首个完成家族式管理到股份制转变的民营企业,然而事实上,王跃进还是左右霸力集团的核心人物,将企业命脉维系在一个核心人物身上,成了企业发展的隐患。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浙江霸力鞋业有限公司经批准组建集团公司,这也是全省首家鞋行业集团公司,同时也是省内皮革行业重点骨干企业。之后,霸力品牌不断载誉而归。1993年,霸力获得“中国鞋王”,“中国名牌产品”等鞋业顶级称号。刚经历“武林门火烧温州鞋”事件不久后的温州,并没有几个企业能有如此盛誉。
王跃进已前往澳大利亚,下一个崩塌的企业是谁?
霸力的停产意味着什么?是国际金融危机下的一个缩影,还是因为多元化导致的资金链断裂?关于后者,业界早有先驱,有成功也有失败。
2005年,同是鞋行业领军企业的红蜻蜓提出了“归零跨越”的口号。多元化,可以说是红蜻蜓集团在发展中遭遇的“滑铁卢”,投资房产、物流体系的红蜻蜓在经过数年的摸索实践后,在这一年开始回归了主业,做回了老本行。多元化,看起来很美,浅尝辄止后,不少企业又回到了原地。
与之相反的是,另外一个业界翘楚奥康集团走了与红蜻蜓截然不同的道路。
2007年年底,奥康集团也加速了多元化的进程,开始了以地级市为主、在全国圈地打造百条商业步行街的计划。之后不久,该集团即在湖北黄冈开出了首条奥康商业步行街,前后截然不同的发展思维,道出了多元化发展中的不同抉择。
“不把所有的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很多经营者将这句话视之为真理。在企业壮大的过程中,如何平衡和选择,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创办于1992年的霸力鞋业,遭受重创,将惊醒业界不少梦中人。
记者昨日从温州市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获悉,8月7日,王跃进已离开温州,前往澳大利亚。没有王跃进的霸力集团,将何去何从,本网将继续关注。
四年南下路,有风光也有黯淡
2005年,在霸力集团掌舵人王跃进的带领下,霸力集团开始南下,目标直指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贺州。这个建市不久的地级市,像大多数地方一样,采取招商引资的方式加速城市建设,无意间将王跃进卷入了这股城市化建设的浪潮。
群山环绕的贺州,矿厂资源极为丰富。而这,也正是王跃进钟情贺州的原因。2005年4月8日,浙江霸力集团贺州矿业有限公司在广西贺州挂牌成立。选择矿业,源于王跃进对矿业前景的深信不疑。在进军贺州不久之后,王跃进面对来访的媒体说,当地的稀土、大理石等资源有着极大的开发潜力,并不加掩饰地说明,当地开采出来的矿石成品价格低廉,如常用的大理石与温州相差20来倍,存在着巨大的市场空间。
资本的逐利性让王跃一头扎进了矿产开发。霸力集团一位副总说,王跃进忙于在广西开矿,已无暇顾及鞋业事业。
在广西的几年,王跃进有波折也有风光,从当地媒体的零星报道中我们可见端倪。2006年10月12日,因涉嫌非法开采贺州白面山矿段,贺州市国土、安监等多个部门对霸力开采的矿场进行了查处整顿。而在《贺州市政府2006年“十一五”规划纲要报告》中,浙江霸力集团与当地政府合作开发的项目又出现在该报告的显要位置。
截然不同的境遇,在掌舵者王跃进身上都得到了体现。霸力集团在贺州经营的矿产事业是否顺风顺水,成了破解霸力迷局的关键。记者多次联系当地招商等相关部门时,都未能给出一个明确的经营情况。
有据可查的是,目前王跃进名下的霸力集团在广西、温州两地银行负债1亿元以上,其中大部分资金用于矿产投资。
曾是业界翘楚,奈何回天乏力
没有征兆,霸力鞋业就停产了。这对于霸力鞋业的员工们而言,损失并不算很大,毕竟工资已经结算到当月10日,在温州市劳动部门的协调下,200个霸力鞋业的员工们已安心拿到了剩余的工资,唯一需要担心的是,该如何去寻找下一个东家。
没有王跃进的霸力集团,已经光辉难继。将在营在,将亡营散,在霸力集团的变故中得到了演绎。在温州鞋业中,霸力是首个完成家族式管理到股份制转变的民营企业,然而事实上,王跃进还是左右霸力集团的核心人物,将企业命脉维系在一个核心人物身上,成了企业发展的隐患。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浙江霸力鞋业有限公司经批准组建集团公司,这也是全省首家鞋行业集团公司,同时也是省内皮革行业重点骨干企业。之后,霸力品牌不断载誉而归。1993年,霸力获得“中国鞋王”,“中国名牌产品”等鞋业顶级称号。刚经历“武林门火烧温州鞋”事件不久后的温州,并没有几个企业能有如此盛誉。
王跃进已前往澳大利亚,下一个崩塌的企业是谁?
霸力的停产意味着什么?是国际金融危机下的一个缩影,还是因为多元化导致的资金链断裂?关于后者,业界早有先驱,有成功也有失败。
2005年,同是鞋行业领军企业的红蜻蜓提出了“归零跨越”的口号。多元化,可以说是红蜻蜓集团在发展中遭遇的“滑铁卢”,投资房产、物流体系的红蜻蜓在经过数年的摸索实践后,在这一年开始回归了主业,做回了老本行。多元化,看起来很美,浅尝辄止后,不少企业又回到了原地。
与之相反的是,另外一个业界翘楚奥康集团走了与红蜻蜓截然不同的道路。
2007年年底,奥康集团也加速了多元化的进程,开始了以地级市为主、在全国圈地打造百条商业步行街的计划。之后不久,该集团即在湖北黄冈开出了首条奥康商业步行街,前后截然不同的发展思维,道出了多元化发展中的不同抉择。
“不把所有的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很多经营者将这句话视之为真理。在企业壮大的过程中,如何平衡和选择,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创办于1992年的霸力鞋业,遭受重创,将惊醒业界不少梦中人。
记者昨日从温州市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获悉,8月7日,王跃进已离开温州,前往澳大利亚。没有王跃进的霸力集团,将何去何从,本网将继续关注。
中国鞋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第一时间与我们联系,谢谢!也欢迎各企业投稿,投稿请Email至:403138580@qq.com
- 上一篇:揭秘温州知名鞋企停产疑云
- 下一篇:重金加码DTC模式,特步究竟在打什么算盘?
我要评论:(已有0条评论,共0人参与)
你好,请你先登录或者注册!!!
登录
注册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