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鞋企开拓国际市场的新跳板
2009-12-11 08:49:22 来源:中国鞋网 中国鞋网 http://shoes.efef.com.cn/
中国鞋网12月11日讯,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地区经济一体化加速发展,国际贸易、投资和生产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在世界范围内展开,一个开放的全球市场体系正在形成,它推动着各国成为亲密的经济战略合作伙伴。但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市场经济萧条,需求持续下降,贸易交往减温,这种关系似乎有所动摇。而一些居心叵测的西方国家企业更是滋生了贸易保护主义,让整个局势变得更加紧张。近期,欧盟对中国鞋企循环往复的反倾销举措,让不少国内忧心忡忡,在渴望拓宽国际市场的同时,却要承担着高额关税的压力,有些中小型只能望洋兴叹,而即便拥有实力的品牌鞋企在发展中也是力不从心。这种不理智的贸易保护行为终将会两败俱伤,不仅阻碍了中国企的前进方向,也会使欧盟顾此失彼。
对于中国鞋企而言,除了积极反对和抵抗贸易保护手段以外,更重要的是寻找其他的发展领域,不能一心只盯着发达的西方市场,这种好高骛远的心态会使自身产生过度的依赖性,以致在发生贸易摩擦时陷入进退两难的困境。另一方面,国内生产成本的日益高涨,使企的出口利润不断被压缩,中国鞋企面临越来越严峻的考验。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中国鞋企可以寻找国外其他具有市场潜力的地区,作为开拓国际市场的跳板,例如东南亚、中南美洲等国家。
如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即将建成,这让许多中国鞋企看到了新的希望,届时这里将形成世界上拥有消费者最多和覆盖面积最大的经济区。据了解,从明年1月1日起,中国与东盟10国逾9成产品贸易将实行零关税,包括在内的近7000种产品可零关税进入东盟,而且东盟已与日本、韩国、印度等国家签订自由贸易区协定,中国企业在东盟投资生产的产品还将可享受东盟与这些国家的自由贸易区优惠关税待遇。因此,选择进入东南亚国家是中国鞋企不错的选择,既减小遭遇贸易保护攻击的危险,又能为自身争取到更大的发展空间,一举两得。
目前,已有一批鞋企品牌在一些东南亚国家展开深层次的经营,包括开设专卖店、分公司,投资建设厂房、生产基地,有的还就地上市。东南亚国家拥有较大的劳动力、土地等资源优势,鞋企可以通过在当地投资设厂,实现内外销双管齐下,而且东南亚是华人华侨的集中生活地方,这些地区深受中国文化影响,在品牌的传播上可以找到更多共性的地方,还有地缘的接近,生活习惯、体形的相近等因素,这些对于中国鞋企创建和完善品牌,获得可观盈利以及应对突变的国际贸易形势有积极作用,促使中国鞋企走向国际化发展道路。
但这并不意味着一旦进入东南亚市场,中国鞋企就可以高枕无忧了。想要在这一地区稳步发展,要面临的问题也很多。东南亚国家的制鞋业正处在行业刚起步的阶段,行业发展的各种制度还不够完善,产业配套能力落后,而一些地区的劳动成本也在速度增长,效率低下、罢工不断、工作生活文化不同等因素也会给鞋企带来影响。例如,越南劳工成本为3.14美元/日,但是越南工资每年以15%的速度不断增长;泰国最低工资标准为每天约45元人民币,但泰国工人干活很慢,一个中国工人顶两三个泰国工人;当地工人普遍不愿意加班,法律规定严禁工厂硬性规定工人必须加班,这给鞋企在旺季生产时也会带来许多不便。不仅如此,当地政府对行业发展监管不够,且土地所有权混乱,也会导致鞋企在购买土地使用权时造成困难。东南亚市场对于中国鞋企来说既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就看鞋企如何解决这些弊端,把握住机会了。
诚然,东南亚市场作为中国鞋企开拓国际市场的新跳板,有着与众不同的战略意义。中国鞋企在这个地区看到未来发展希望的同时,也要考虑到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只有不断鞭策自身,规划好整体战略,建立预警机制,提高综合竞争实力,充分发挥地点效用,才能在这片新的市场上大放异彩,有所收获。(文章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鞋网)
对于中国鞋企而言,除了积极反对和抵抗贸易保护手段以外,更重要的是寻找其他的发展领域,不能一心只盯着发达的西方市场,这种好高骛远的心态会使自身产生过度的依赖性,以致在发生贸易摩擦时陷入进退两难的困境。另一方面,国内生产成本的日益高涨,使企的出口利润不断被压缩,中国鞋企面临越来越严峻的考验。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中国鞋企可以寻找国外其他具有市场潜力的地区,作为开拓国际市场的跳板,例如东南亚、中南美洲等国家。
如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即将建成,这让许多中国鞋企看到了新的希望,届时这里将形成世界上拥有消费者最多和覆盖面积最大的经济区。据了解,从明年1月1日起,中国与东盟10国逾9成产品贸易将实行零关税,包括在内的近7000种产品可零关税进入东盟,而且东盟已与日本、韩国、印度等国家签订自由贸易区协定,中国企业在东盟投资生产的产品还将可享受东盟与这些国家的自由贸易区优惠关税待遇。因此,选择进入东南亚国家是中国鞋企不错的选择,既减小遭遇贸易保护攻击的危险,又能为自身争取到更大的发展空间,一举两得。
目前,已有一批鞋企品牌在一些东南亚国家展开深层次的经营,包括开设专卖店、分公司,投资建设厂房、生产基地,有的还就地上市。东南亚国家拥有较大的劳动力、土地等资源优势,鞋企可以通过在当地投资设厂,实现内外销双管齐下,而且东南亚是华人华侨的集中生活地方,这些地区深受中国文化影响,在品牌的传播上可以找到更多共性的地方,还有地缘的接近,生活习惯、体形的相近等因素,这些对于中国鞋企创建和完善品牌,获得可观盈利以及应对突变的国际贸易形势有积极作用,促使中国鞋企走向国际化发展道路。
但这并不意味着一旦进入东南亚市场,中国鞋企就可以高枕无忧了。想要在这一地区稳步发展,要面临的问题也很多。东南亚国家的制鞋业正处在行业刚起步的阶段,行业发展的各种制度还不够完善,产业配套能力落后,而一些地区的劳动成本也在速度增长,效率低下、罢工不断、工作生活文化不同等因素也会给鞋企带来影响。例如,越南劳工成本为3.14美元/日,但是越南工资每年以15%的速度不断增长;泰国最低工资标准为每天约45元人民币,但泰国工人干活很慢,一个中国工人顶两三个泰国工人;当地工人普遍不愿意加班,法律规定严禁工厂硬性规定工人必须加班,这给鞋企在旺季生产时也会带来许多不便。不仅如此,当地政府对行业发展监管不够,且土地所有权混乱,也会导致鞋企在购买土地使用权时造成困难。东南亚市场对于中国鞋企来说既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就看鞋企如何解决这些弊端,把握住机会了。
诚然,东南亚市场作为中国鞋企开拓国际市场的新跳板,有着与众不同的战略意义。中国鞋企在这个地区看到未来发展希望的同时,也要考虑到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只有不断鞭策自身,规划好整体战略,建立预警机制,提高综合竞争实力,充分发挥地点效用,才能在这片新的市场上大放异彩,有所收获。(文章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鞋网)
中国鞋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第一时间与我们联系,谢谢!也欢迎各企业投稿,投稿请Email至:403138580@qq.com
- 上一篇:东莞建工厂直销中心助力鞋企走内销
- 下一篇:蔡崇信豪赌估值30亿欧元的脏脏鞋
我要评论:(已有0条评论,共0人参与)
你好,请你先登录或者注册!!!
登录
注册
匿名